[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水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8541.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魁;王文婷;柯彦;徐永;黄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水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水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现代化、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化肥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现有的水肥机是通过都是应用电机带动相关机构进行搅拌,一种是较为大型的,其使用方式是在原地搅拌之后,再装到其他容器中,再进行灌溉;另外一种是较为小型的,类似于滚水泥的装置。这两种类型的化肥搅拌机的制造过程相对繁杂,并且价格相对昂贵,同时,在维修成本方面相对较高,且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水肥机,能够自动搅拌溶液、自动抽出溶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水肥机,包括手推车,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化肥桶、水泵、两位三通电磁阀、带有水泵和电磁阀运转控制系统的配电箱,所述水泵的入口通过一第一管道与化肥桶内底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一第二管道与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出口通过一第三管道与化肥桶相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另一出口连接有一第四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手推车后端的车轮为带制动的万向转轮。
进一步的,所述化肥桶顶部还连接有带水龙头的第五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化肥桶内设置有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能够自动搅拌溶液、自动抽出溶液,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侧视图。
图中:1-手推车,11-万向转轮,2-化肥桶,21-第一管道,22-第三管道,23-第五管道,3-配电箱,4-水泵,41-第二管道,5-两位三通电磁阀,51-第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水肥机,包括手推车1,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化肥桶2、水泵4、两位三通电磁阀5、带有水泵和电磁阀运转控制系统的配电箱3,所述水泵的入口通过一第一管道21与化肥桶内底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一第二管道41与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入口相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出口通过一第三管道22与化肥桶相连通,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另一出口连接有一第四管道51。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推车后端的车轮为带制动的万向转轮11。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推车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水泵设置在框架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化肥桶顶部还连接有带水龙头的第五水管23。用于辅助灌水或者往桶内注入其它溶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化肥桶内设置有液位计。
按以下步骤进行使用:
(1)将化肥倒入化肥桶中;
(2)往化肥桶内灌装定量的水;
(3)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关闭第四管道,连通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开启水泵,水泵带动化肥桶内水沿第一管道、水泵、第二管道、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三管道、化肥桶进行循环搅拌;
(4)搅拌好后,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关闭第三管道,连通第二管道和第四管道,开启水泵,将化肥桶内的水肥通过第四管道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85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行距划行器
- 下一篇:一种市政用景观带浇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