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餐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1014.5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物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谢嘉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餐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餐具总体上存在功能单一,体积笨重,携带不便等不足。特别是儿童餐具,其主要适于在家里使用,设计上甚少考虑外带的方便性。同时,当人们带孩子出门游玩时,一般需要携带大量不同类型的喂养用品,而现有餐具的格局单调,一般仅能满足装食物的需求,对儿童出行的针对性不强,这给人们造成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餐盒,该餐盒功能多样,体积轻巧,方便携带,对儿童出行针对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餐盒,包括外壳、内胆、托盘和上盖;所述外壳向下凹陷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内胆向下凹陷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内胆以可拆卸的方式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托盘向下凹陷设置有至少两个不连通的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深度;所述托盘匹配架设在所述内胆上,使得所述置物槽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上盖与所述外壳以可拆卸的方式匹配盖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置物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记为第一置物槽和第二置物槽;且还包括第一置物槽盖体和至少一个辅食盒;所述第一置物槽盖体匹配盖设在所述第一置物槽上;所述辅食盒上盖设有辅食盒盖体;所述辅食盒匹配设置在所述第二置物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盖体向下凹陷形成有装载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的顶部周缘向上延伸形成有卡边,所述第一置物槽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边匹配插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辅食盒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辅食盒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置物槽内。
优选的,所述内胆为不锈钢内胆。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部周缘向下延伸而设,使得所述上盖形成有第三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左右两侧铰接有卡扣件,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缘;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卡缘卡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至少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持拿件。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凸起的装饰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餐盒,设置有外壳、内胆和托盘,外壳与内胆可分离,就餐时,将内胆从外壳中取出,外壳可用于盛装其它东西,提高了餐盒的利用率,并且方便直接对内胆盛装的主食进行加热,也方便餐盒清洗。同时,托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置物槽,一个置物槽可用于盛装体积较小的喂养用品,另外的置物槽可用于盛装辅食或零食。也就是说,该便携式餐盒集盛装主食、辅食和喂养用品于一身,使用功能最大化,使用者不需要另外准备辅食盒和喂养用品盒,大大减轻了人们负担,方便人们外带使用。当然,如果不是针对婴幼儿食品,托盘上的置物槽可以用于承装多种类型的菜品、点心等,丰富菜式,克服了市面上的餐盒使用场景单一,功能单一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餐盒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1、第一容纳腔;12、持拿件;20、内胆;21、第二容纳腔;30、托盘;31、第一置物槽;311、卡边;312、第一置物槽盖体;313、装载槽;32、第二置物槽;321、辅食盒;322、辅食盒盖体;40、上盖;41、卡扣件;42、装饰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餐盒,包括外壳10、内胆20、托盘30和上盖40;外壳10向下凹陷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内胆20向下凹陷设置有第二容纳腔21;内胆20以可拆卸的方式匹配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托盘30向下凹陷设置有至少两个不连通的置物槽,置物槽的深度均小于第二容纳腔21的深度;托盘30匹配架设在内胆20上,使得置物槽置于第二容纳腔21内;上盖40与外壳10以可拆卸的方式匹配盖合连接。
下面,对托盘30的设置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物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物原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1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