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2331.9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42 | 分类号: | B29C49/42;B29C49/48;B29C49/60;B29L3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带 把柄 移动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生产中,汽车内部装饰会用到大量的汽车装饰件,例如汽车的中控台区域、挡把区域、门板区域等,都会用到各种各样类型的汽车装饰件。这其中,安全带的安装中,固定连接安全带的把柄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部件。
目前的安全带把柄的生产中,为了形成把柄内的插孔,通常都是通过吹塑机进行吹塑成型,但是目前的吹塑设备中,通常都是通过上下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作业,在上料、下料的作业中,机械手从模具中取料会受限于其内的空间问题,造成取料过程中的卡料现象,同时目前的模具在移动中受限于重量和体积,移动过程中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噪音的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其包括:
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第二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第二移动滑杆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模腔部,模腔部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模腔单元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
成型部,其设置于模腔部的上方,成型部由成型驱动部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
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的侧壁内设置有腔室。
进一步地,上述腔室的横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内设置有套筒,套筒可滑动地套于第二移动滑杆上。
进一步地,上述套筒的两侧通过筋体连接模腔单元的内壁。
进一步地,上述模腔单元的顶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多个第二凹槽垂直于第一凹槽并连通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移动滑杆的底部安装有滑架,滑架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主要设置了多根第一移动滑杆、第二移动滑杆、模腔部和成型部;其中,多根第一移动滑杆平行设置,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第二移动滑杆滑动连接于多根第一移动滑杆上,第二移动滑杆由第一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一移动滑杆滑动,第一移动滑杆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模腔部滑动连接于第二移动滑杆上,模腔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模腔单元,模腔单元由第二驱动部驱动沿着第二移动滑杆滑动,模腔单元的相对两侧具有第一弧形面,模腔单元的底部具有第二弧形面,两个模腔单元对接后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形成模腔孔,成型部设置于模腔部的上方并由成型驱动部驱动沿着X和Y方向移动,成型部的底部设置有吹针部,其通过模腔孔进入模腔部内;通过上述各部件及其结构的设置,可以形成开放的取料空间,便于机械手的取料作业,同时模腔单元及其形状的特殊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模具的重量和体积,从可以有效地防止卡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噪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安全带把柄斜向移动成型装置在俯视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冠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2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降温可适用性定径套
- 下一篇:导电布自动拉伸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