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过滤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363767.X 申请日: 2017-04-07
公开(公告)号: CN206746815U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温路 申请(专利权)人: 温路
主分类号: B03C3/02 分类号: B03C3/02;B03C3/34;F01N3/01
代理公司: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9 代理人: 宋海龙
地址: 100876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磁 过滤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物理电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持续雾霾天气似乎已经常态化,特别是在华北、华东和华中等地区尤为如此。通常,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或者说,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构成的。气象上区分雾霾天气时通常以湿度为参数,当湿度大于90%时把低能见度天气称为雾天,湿度小于80%时称为霾天,湿度在80-90%之间则称为雾霾天。另外,我们也可以从颜色上来简单区分空气中雾和霾,当出现雾时,空气一般呈现乳白色;而当出现霾时,空气往往看上去较浑浊,呈现灰色、黄色或红色。可见,霾的出现与空气的污染程度有密切关系。

眼下,不经意间PM2.5(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单位为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量)已成为人们口中的热词,人们在雾霾天的直接感受是水平能见度下降。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小于等于2.5×10-6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WHO认为,每立方米PM2.5小于10微克是安全值,而我国有的地区达到50微克以上,有的甚至接近80微克,比撒哈拉沙漠还要高。

空气中的颗粒物在漂移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各种其他物质,并可能在颗粒物表面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这就进一步增加了颗粒物构成的复杂性,特别是城市污染空气中颗粒物的成分更为复杂。有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染空气颗粒物中包括几十种微量金属和非金属元素。通常认为,有的研究认为,PM2.5的主要物质有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等,这些物质约占70—80%,还有钠、镁、钙、铝、铁等各种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此外,空气中的多种微生物、细菌、病毒以及某些致癌物成分。由于PM2.5属于细颗粒物,而且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此会成为空气中诸多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其中包括多环芳烃(PAHs)类化合物等强致癌有机污染物(POPs)。

有报道指出,PM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一般会被呼吸器官拦下,如PM10及以上的粗颗粒物大部分会会被滞留在人的口腔、鼻腔和咽喉部,而PM2.5及以下的细颗粒物则会通过呼吸道,到达人的肺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诱发肺部疾病,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更重要的是由于PM2.5中吸附了很多有害和有毒物质,无疑这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育能力、神经系统和遗传等会产生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

空气中的PM来源于自然界和人类行为两个方面,源自自然界的主要有土壤粒子、森林火灾和火山爆发以及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等。源自人类行为的主要有工业生产、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垃圾燃烧、生物质燃烧以及农业废物等。此外,排放到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可以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转化成粒子,成为PM2.5中的二次粒子。例如,由H2S生成的硫酸盐,由SO2生成的硫酸盐,由NOx生成的硝酸盐,由NH2生成的铵盐等等。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空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

有研究结果认为,空气中PM2.5的本地来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是第一大来源,大约占比为22%;煤炭燃烧是第二大本地来源,占比为17%左右;工业生产(如:水泥、化工、工业喷涂等)是第三大本地来源,约占总量的16%左右。此外,还有异地PM2.5漂移等因素。

我国环保部门于1996年公布了对PM10监测的国家标准(即GB-1996),明确将PM10纳入了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并自1998开始发布空气中PM10的监测数据。

2012年3月2日我国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纳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与WHO(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目标-1一致),并拟于2016年生效。自从1997年美国率先将PM2.5列为检测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后,实施PM2.5标准的国家已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欧盟、英国以及日本、泰国印度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下表是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环境空气中PM2.5标准的限值。

环境空气中PM2.5的标准限值(微克/立方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路,未经温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37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