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液压拔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3913.9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谷权;谷健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健忠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80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液压 拔销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拔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拔销器多为手动拔销器,通过撞块拔销,撞击力量有限,受拔销空间与人力制约。
CN205085911U公开了一种拔销器。该拔销器包括液压缸,活动部件,活动部件固定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件固定在液压缸的缸体上,使用状态下,活动部件与销轴固定,固定件抵接在安装销轴的设备上,通过借助于固定件对设备的抵接力将销轴拔出,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力气,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拔销的效率,并且U形槽避免因销轴突然脱离设备而使销轴飞出或使操作人员突然摔倒导致的危险。该拔销器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力气,但仍然具较高的劳动强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拔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作业效率的液压拔销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压拔销器,其包括缸体、内部中空的活塞杆、锁紧螺母、用于与待拔的销子连接的拔销杆以及支撑套,所述缸体包括用于输入压力液的进油口及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活塞杆收容于所述缸体内且沿其滑动设置,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缸体围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拔销杆收容于所述活塞杆内且其一端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待拔的销子连接,所述支撑套设于所述缸体远离所述锁紧螺母一端,用于抵接待拔销物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缸体包括内壁,所述内壁包括第一内壁、由所述第一内壁向靠近所述缸体的中轴线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内壁及由所述第二内壁弯折延伸的且与所述第一内壁平行的第三内壁,所述第二内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连通孔。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外壁沿所述第一内壁滑动,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壁沿所述第三内壁滑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由所述第一内壁、所述第二内壁、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底壁及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壁围成,当所述活塞杆沿向上滑动时,所述第二腔体的体积增大。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还包括贯穿其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锁紧螺母包括抵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表面的主体部及由所述主体部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拔销杆的上部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且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半部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具内螺纹,所述拔销杆具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锁紧螺母具外螺纹,所述拔销杆具内螺纹。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与外界液压装置连接的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设于所述进油口。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用于密封缸体的高压密封件,所述高压密封件设于所述缸体的内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拔销器有益效果在于:
一、所述支撑套抵接待拔销物体的表面上,通过快速接头连通手动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气缸的进油口,输入压力油,压力油经第一腔体流入第二腔体,使第二腔体的体积增大,在液压动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向上滑动,并通过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的锁紧螺母带动拔销杆向外动作,达到拔出销子目的。利用此液压拔销器可节省人力资源、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
二、锁紧螺母的延伸部收容于第一通孔,连接更稳固。
三、通过设计支撑套抵接待拔物体的表面,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液压拔销器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健忠,未经谷健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39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