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5082.9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才;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宇网络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7 | 分类号: | H01R13/627;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贾莲莲 |
地址: | 225107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10—35Kv配电线路是国家电网电力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等级配网线路因点多、面广、线长,走径复杂,受气候的、地理的、环境污染的因素影响较大,并且直接面对用户端,供用电情况复杂;又因为所要敷设的电缆长度受制造水平、运输能力、敷设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在每一公里的线路上都有4到5处甚至更多的对接或者分支点,故障原因也远比输电线路复杂。
目前该等级线路的电缆对接都是采用进口或国产的电缆中间接头产品,该产品受其材料特性、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等的诸多结构、性能上的限制,使其在真实的配网线路环境中的运行可靠性低下,故障频发,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配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线路故障率居高不下,导致该等级配电线路的可靠性非常脆弱。
常规电缆结构从内到外一般包括内部的芯线、绝缘皮、以及外层的屏蔽层。接续的步骤也一般包括两步:芯线接续和电缆金属屏蔽层接续。目前芯线的接续一般采用金属铜环卡接或芯线互搭焊接,而金属屏蔽层接续一般采用一段屏蔽铜网将两侧待接续电缆的外侧屏蔽层相连,通常也是采用机械卡接的方法。采用金属铜环卡接时,电缆与铜环、电缆与电缆之间均是硬性接触,它们之间的空气间隙将会很大,从而接触电阻变大,由此造成的发热量也是不可估量的,这将直接影响电缆的寿命。采用芯线互搭焊接时,虽然减小了电缆之间的空气间隙,但是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在高温环境下操作,不仅操作环境苛刻,而且操作稍有不当,便有可能会危及施工者的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确保电缆之间的准确对接,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防爆效果好,实现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免维护的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包括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盖体连接有第二电缆,所述上盖体连接有第一电缆,所述下盖体上设置有快插鼓型接头,所述下盖体通过其上设置的快插鼓型接头和锥形面与所述上盖体快插连接,所述下盖体中第二电缆的外周边还包括有主绝缘层、铜丝屏蔽层、外绝缘层和下盖体外壳,所述上盖体中第一电缆的外周边还包括有铜丝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下盖体侧边还设置有固定所述下盖体和上盖体的弹性连接片,所述主绝缘层包括一阶梯,所述阶梯内设置有用于调整第二电缆的弹簧。弹簧的设置可在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连接偏差的位置上自动调整第二电缆的接触面,保证接触面平行,接触良好。
所述铜丝屏蔽层为由规格为1mm的铜丝编制形成网孔为6mm*6mm的网状平面结构。
所述电缆连接器的前后端还设有突出的用于固定和接地的固定螺杆。
所述弹性连接片上有两个向外的弹性弯曲,所述弹性连接片的材料为铍铜。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通过设置锥形结构的下盖体配合快插鼓型接头与上盖体插合连接可确保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准确对接;第一电缆和第二电缆的准确对接位于封闭空间内,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并且能起到防爆效果的优点,电缆外包的主绝缘层、铜丝屏蔽层和外绝缘层实现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免维护,具有抗洪防污染、耐腐蚀、抗老化、带电可触摸及抗热--电性能强,提高本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锥形快插电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盖体;2-上盖体;3-第一电缆;4-第二电缆;5-弹簧;6-主绝缘层;7-铜丝屏蔽层;8-快插鼓型接头;9-外绝缘层;10-下盖体外壳;11-弹性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宇网络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宇网络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50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定位打孔钻头
- 下一篇:一种神经外科用颅骨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