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饮料浸出装置的电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8489.7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5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焕;凌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普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饮料 浸出 装置 电热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饮料浸出装置的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通过加热装置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至沸腾或在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停止加热,沸腾后的、或达到设定温度的水从壶体内倒出至茶具中,对茶具中的茶叶或其它饮料进行冲泡。
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所述壶体中的水在倒出的过程中热能散失至外部空间,不仅在冲泡茶叶或浸出其它饮料时难以控制水的温度,对需要反复沸腾而浸出的发酵茶叶无法处理,而且对需要长时间保温浸出的饮料也无法满足处理要求;这使得现有的电热水壶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饮料浸出装置的电热水壶,通过在壶体内设置浸出篓,将茶叶等浸出性的饮料放入浸出篓中,并将水放入壶体内浸没或通过电热水壶加热所产生的蒸汽对茶叶等浸出性饮料进行加热、浸出,特别满足发酵型茶叶等需要较长时间加热浸出或蒸汽加热浸出的饮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饮料浸出装置的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壶体设有发热盘,发热盘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壶体的上部设有壶嘴,在壶体轴线的另一侧,相对于壶嘴设有把手;其中,壶体内设有浸出篓支架和浸出篓,浸出篓支架设置在壶体内,浸出篓于壶体内受到浸出篓支架的支撑,壶盖将浸出篓支架和浸出篓封盖在壶体内;电热水壶还设有加热控制装置,加热控制装置控制壶体内的水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时切断发热盘的电源,或控制壶体内的水在达到设定的温度时保持对发热盘供电的控制,使得壶体内的水按照设定的温度或设定的状态,对壶体内饮料保持浸出处理,直到浸出性饮料达到浸出的状态或浸出时间时停止对发热盘的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浸出篓支架由薄板环绕壶体轴线围合成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上端口设有向外侧延伸的支架外沿,壶体内部设有对应的、向壶体内部延伸的壶体内沿,壶体内沿为向下的阶梯型结构,支架外沿的下表面抵接在壶体内沿的阶梯面上,使得浸出篓支架受到壶体向上的支撑,同时浸出篓支架的上端口不会凸出于壶体的上端口,不会对壶盖运动造成干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浸出篓支架的下端口处设有向内的支架内沿;浸出篓为上端敞开的薄壳体结构,薄壳体表面设有镂空孔,茶叶等浸出型饮料放入浸出篓的薄壳体内时,壶体内的水从镂空孔进入浸出篓内,或者蒸汽从镂空孔穿入浸出篓内;浸出篓的上端口设有向外延伸的浸出篓外沿,浸出篓外沿下表面抵接在所述浸出篓的支架内沿的上表面,使得浸出篓受到浸出篓支架向上的支撑。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浸出篓支架的外表面还设有向外凸起的支架紧固齿,支架紧固齿环绕浸出篓支架间隔设置,支架紧固齿与壶体的表面相抵接,使得浸出篓支架上部受到来自壶体向下的约束,在需要从壶体中取出浸出篓支架时,施加一定的力可以克服壶体对浸出篓支架的向下约束,将浸出篓支架从壶体中取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浸出篓的外表面还设有向外凸起的浸出篓紧固齿,浸出篓紧固齿环绕浸出篓间隔设置,浸出篓紧固齿与浸出篓支架内沿的下表面或下表面的延伸面相抵接,使得浸出篓受到来自浸出篓支架向下的约束,避免浸出篓在受到沸腾的水冲击时发生上、下窜动,在需要从浸出篓支架中取出浸出篓时,施加一定的力可以克服浸出篓支架对浸出篓的向下约束,将浸出篓从浸出篓支架中取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壶盖与壶体之间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壶盖转轴,还包括转动复位弹簧,壶盖绕壶盖转轴转动,转动复位弹簧在壶盖将壶体封盖时被压缩,在壶盖开启时提供壶盖的开启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普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普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