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送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8669.5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胜又直路;牧野胜;田中秀幸;钱晓锋;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东金机械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送丝是焊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操作环节,焊接过程中,需要通过送丝装置不断送入焊丝以保证焊接的连续性,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焊接电流的大小又取决于送丝速度,所以送丝速度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焊接质量与送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实时检测送丝速度,可以将检测到的送丝速度及时反馈给现场操作者或者控制器,对送丝速度进行的相应调节,来维持送丝速度的稳定性。现有送丝主动轮是通过永磁电机进行控制,永磁电机的自由端设置有光栅,光栅的相对一侧设置有光耦,光耦固定在电路板上,通过光栅和光耦的配合来对送丝速度进行检测。但是,永磁电机的体积且厚度较大,所以永磁电机在运转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振动和摇晃,导致线路板上的光耦位置发生偏差,使得输出的波形出现误差,影响检测送丝速度的精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丝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送丝速度精准性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丝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依次套接有壳体、印刷电机和电机外罩,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外罩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外罩固定连接有测速外罩,所述转轴远离所述壳体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发讯组件,所述电机外罩上设置有与所述发讯组件配合使用的光电传感组件,所述发讯组件在旋转时部分穿过所述光电传感组件的中间。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电传感组件包括:法兰,其与所述电机外罩相固定;若干支撑柱,其沿周向均匀固定在所述法兰远离所述电机外罩的一侧;测速线路板,其固定在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法兰的一端;光电传感器,其电连接在所述测速线路板与所述法兰相对的一侧。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法兰、支撑柱及测速线路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电传感器为槽型光电传感器。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发讯组件包括紧固装置和发讯盘,所述紧固装置套接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发讯盘在转动时,穿过所述槽型光电传感器上的凹槽。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发讯盘为码盘光栅。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磁轭,所述电机外罩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靠近所述第一磁轭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轭,所述第一磁轭与所述第二磁轭之间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子与所述转轴之间设置有连接键。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铁上固定连接有电源进线和电源出线,所述电源进线和电源出线的自由端一个与电源正极相连接,另一个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作为一种送丝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测速线路板上固定连接有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体积且厚度都较小的印刷电机对转轴进行驱动,减少了转轴的长度,且发讯组件固定在转轴远离壳体的一端,所以增加了发讯组件转动的稳定性;此外,光电传感组件与电机外罩固定连接,电机外罩远离光电传感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上,从而可以保证光电传感组件在印刷电机运转时的稳定固定。综上,通过稳定转动的发讯组件与稳定固定的光电传感组件配合使用,可以获得输出稳定的波形,使得送丝速度的检测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装置的部分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丝装置的主视图。
图中:
11-转轴;12-壳体;13-传输线;14-电机外罩;15-测速外罩;16-发讯组件;17-光电传感组件;18-第一磁轭;19-电磁铁;20-第二磁轭;21-转子;22-连接键;23-轴承;24-电源进线;25-电源出线;
161-发讯盘;162-紧固装置;
171-法兰;172-支撑柱;173-测速线路板;174-光电传感器;17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东金机械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东金机械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法兰环焊缝焊接的辅助焊接装置
- 下一篇:送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