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加压冲床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8702.4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5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龙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乔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30B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15326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加压 冲床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二次加压冲床机,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和工作台,工作台上方设有冲压装置,冲压装置包括冲压外壳、冲压头、回弹机构、一次加压机构、二次加压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次加压机构用少量的液压动力将冲压头移动至需要加工的位置,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冲压时,启动二次加压机构,从而对产品进行冲压完成冲压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冲压头在与产品接触前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加压冲床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冲压机是通过惯性或油压驱动冲压头对产品进行冲压,从而制成成品的。由于惯性冲压常常不容易控制,普遍采用油压冲压。在冲压的最初阶段通常是冲压头没有接触产品的,但是此时油压驱动所产生的压力将不能发挥效果,造成能源浪费。现有的技术无法解决冲压头在与产品接触前能源浪费的问题。因此,需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加压冲床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冲压头在与产品接触前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次加压冲床机,所述冲床机包括上料装置、下料装置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冲压装置,所述冲压装置包括:
冲压外壳,所述冲压外壳通过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冲压头,所述冲压头设置在所述冲压外壳的底部中间;
回弹机构,所述回弹机构设置所述冲压外壳内部,与所述冲压头相配合;
一次加压机构,所述一次加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冲压外壳内,设置在所述冲压头上部与所述冲压头相配合;
二次加压机构,所述二次加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冲压外壳内,设置在所述一次加压机构上部与所述一次加压机构相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设置一次加压机构用少量的液压动力将冲压头移动至需要加工的位置,当需要对产品进行冲压时,启动二次加压机构,从而对产品进行冲压完成冲压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解决冲压头在与产品接触前能源浪费的问题。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冲压机上还设有液压加压装置,所述液压加压装置分别与所述一次加压机构、所述二次加压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回弹机构包括液压回弹腔、回弹压力面,所述液压回弹腔与所述液压加压装置相连接,所述回弹压力面设置在所述冲压头的上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一次加压机构和所述液压回弹腔通过双向阀与所述液压加压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一次加压机构包括初级液压腔、初级固体传力元件,所述初级固体传力元件设置在所述初级液压腔内,所述初级固体传力元件设置在所述冲压头顶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初级固体传力元件为实心漏斗状结构,所述初级固体传力元件底部与所述冲压头顶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二次加压机构包括二级液压腔、二级固体传力元件,所述二级固体传力元件设置在所述二级液压腔内,所述二级固体传力元件设置在所述一次加压机构上端。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二级固体传力元件为实心漏斗状结构。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回弹机构包括容置腔、弹簧、弹簧支点,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弹簧支设置在所述冲压头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冲压头四周。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乔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乔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8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板及车载自动诊断系统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消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