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9719.1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0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维云视(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吕瑞琼 |
地址: | 20023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显示 效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裸眼3D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
背景技术
裸眼3D,是直接裸眼观看,无需借助眼镜等辅助工具就能产生3D视觉的技术。从显示原理来说,目前的裸眼3D技术主要分为光栅式和棱镜式两种类别,光栅式3D技术在成本上比较有优势,因而应用得比较多。但现有的光栅式裸眼3D技术是在平面的显示屏幕上增加柱状光栅,使得屏幕展示出3D效果,这个3D效果还不是最佳,具有可以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使显示更立体,观赏效果更佳的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由内到外包括LCD显示屏、玻璃层、光栅膜,所述LCD显示屏、玻璃层、光栅膜均为同心圆弧设置,位于外侧的圆弧中心点为最佳观影点。LCD显示屏、玻璃层、光栅膜均为同心圆弧设置可以使显示更加立体,增强3D显示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光栅膜为柱状光栅,随着光栅圆弧与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增加,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光栅圆弧的栅距L逐渐增大。光栅圆弧对应夹角和栅距逐渐增大能适应弧形LCD显示屏,使光线汇聚符合3D成像要求,形成稳定的3D影像。
作为优选,所述光栅膜以中心线为轴对称,每个光栅圆弧在LCD显示屏内侧的正投影长度相等。既能使显示更立体又能保持影像不变形,3D 显示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LCD显示屏的半径为z,像素宽度为i,人眼瞳孔距为 e,玻璃层厚度为f,中心光栅圆弧的栅距为L0,由于光栅非常薄,最佳观影点到光栅圆弧端点的距离r≈z-f①,已知由②式算得由③式与④式计算得到由①式与⑤式计算得到则逐一计算得到:其中为自然数,d为弧形LCD显示屏对应的弦长。θ0为中心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的夹角,θ1为与中心光栅圆弧相邻的第一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θj为与第j-1光栅圆弧相邻的第j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L1为第一光栅圆弧的栅距,Lj为第j光栅圆弧的栅距。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的夹角θ、光栅圆弧的栅距L依据LCD显示屏的半径、像素宽度为i,人眼瞳孔距为e做定量计算,可精确设计光栅膜的光栅圆弧,达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LCD显示屏、玻璃层、光栅膜均为同心圆弧设置,且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光栅圆弧的栅距L逐渐增大,且二者的设计均可进行精确控制。具有影像逼真不变形,立体显示效果好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栅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增强3D显示效果的装置,如图1所示,由内到外包括LCD显示屏1、玻璃层2、光栅膜3,所述LCD显示屏1、玻璃层2、光栅膜3均为同心圆弧设置,位于外侧的圆弧中心点为最佳观影点4。
如附图2所示,所述光栅膜3为柱状光栅,随着光栅圆弧5与中心线的距离逐渐增加,光栅圆弧5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θ逐渐增大,光栅圆弧5的栅距L逐渐增大。光栅膜3以中心线为轴对称,每个光栅圆弧5在 LCD显示屏1内侧的正投影长度相等,均为L0。
所述的LCD显示屏1的半径为z,像素宽度为i,人眼瞳孔距为e,玻璃层 2厚度为f,中心光栅圆弧5的栅距为L0,由于光栅非常薄,最佳观影点4到光栅圆弧端点的距离r≈z-f①,已知由②式算得由③式与④式计算得到由①式与⑤式计算得到则逐一计算得到:其中为自然数,d为弧形LCD显示屏1对应的弦长。θ0为中心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θ1为与中心光栅圆弧相邻的第一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θj为与第j-1光栅圆弧相邻的第j 光栅圆弧与最佳观影点4的夹角,L1为第一光栅圆弧的栅距,Lj为第j光栅圆弧的栅距。
本实施例:z=4m、i=100um、e=6.5cm、d=3.84m,
其中2≤j≤9600j为自然数。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维云视(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维云视(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9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机自动供袋机构
- 下一篇:便携式胶封纸箱装置的开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