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安装用穿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0266.4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非;李光军;王冬青;周栓花;卢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亚非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安装 穿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安装用穿线机,属于建筑安装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穿线器最早些时候主要用于墙壁下路牵引,后来发展为下水道的光缆线等一下线路的牵引,穿线器具有省时,省力,提高工效等优点,可用于电信管道清洗及光缆,电缆和塑料子管的布放,使用时首先将玻璃钢覆杆由引轮引出,然后与相应的金属头联接,穿入管路内,用于清理时,引导头带动清理工具,可以清理管道,用于布放电缆时,可先将钢丝或铁线带入,然后用钢丝或铁线牵引电缆入管,传统的穿线方式完全是人工穿线方式,这样的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在穿线过程可能还会给管道带来一定损伤,由于管道安装在墙体内部,一旦损坏,维修成本较高,现阶段的部分穿线工作使用了穿线机,但是目前的穿线机不能自主均匀控制进线的速度,且在进线的过程中不能观察管道内的情况,不利于穿线工作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安装用穿线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现阶段的部分穿线工作使用了穿线机,但是目前的穿线机不能自主均匀控制进线的速度,且在进线的过程中不能观察管道内的情况,不利于穿线工作的进行等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安装用穿线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腔下表面上设有PLC控制器、蓄电池与步进电机,所述PLC控制器顶部设有功率控制装置与视频转换装置,所述步进电机顶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步进电机底部设有散热板,所述机体一端固定连接有铰链机构,所述机体另一端设有探照灯,所述铰链机构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把手与调速把手,所述机体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显示屏、开关按钮与金属引线盒,所述金属引线盒一端设有过线腔,所述金属引线盒内腔设有金属引线绕组,所述金属引线绕组表面缠绕有金属引线,所述金属引线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引头,所述引头上嵌有微型探头,所述机体底部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表面设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引线贯穿于所述过线腔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轴贯穿于所述金属引线绕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探照灯、所述功率控制装置、所述视频转换装置、所述步进电机、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调速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表面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把手、调速把手与功率控制装置可以灵活、均匀地调节进线的速度,通过设有显示屏、引头与微型探头,在金属引线进线的过程中可以将管道内的情况清楚地显示在显示屏上,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来调节进线的速度,通过设有防滑层与凹槽,防止使用者在双手握住穿线机整体时因打滑而出现脱手等情况,通过设有视频转换装置使得微型探头拍摄的视频信息转换到显示屏上,结构简单,提高了穿线的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板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性连接图;
图中:1、机体;2、PLC控制器;3、蓄电池;4、步进电机;5、功率控制装置;6、视频转换装置;7、电机轴;8、散热板;9、铰链机构;10、探照灯;11、固定把手;12、调速把手;13、显示屏;14、开关按钮;15、金属引线盒;16、过线腔;17、金属引线绕组;18、金属引线;19、引头;20、微型探头;21、防滑层;22、凹槽;2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亚非,未经赵亚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0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