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1475.0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再华;李斌;魏福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0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饲养 胡蜂 方便 物品 逃逸 饲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胸胡蜂人工训化饲养利用的饲喂器具,尤其是涉及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
背景技术
墨胸胡蜂人工训化饲养利用目的,主要一是把它作为农作物害虫及森林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因为它是以捕捉昆虫作主要食物来源的肉食性昆虫,二是直接利用它富含优质高蛋白的蛹和幼虫。目前对墨胸胡蜂人工训化饲养利用的饲喂器具已有一些研究,是采用在墨胸胡蜂巢穴出入口加上一个网笼防止墨胸胡蜂逃逸,但是取放食物很不方便,需要将饲喂网笼切割一条口子,因此操作时很不方便,针对以上问题特设计了本饲喂笼,节约了操作时间,取放食物方便,可多次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它的主要构成包括:网笼体、连接口、网笼底、物料进出管口、管口旋盖,网笼体设制成圆椎形,椎尖设有墨胸胡蜂进出的连接口,笼体的底部设笼底并两者连为一整体,在圆椎体壁下方设有物料进出管口,管口外端设有管口旋盖,旋开管口旋盖就能方便食物的进出。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大大的方便了食物的投放饲喂,节约了操作时间,可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笼体、2-连接口、3-网笼底、4物料进出管口、5-管口旋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饲养墨胸胡蜂方便取放物品防逃逸的饲喂笼,它的具体实施方式现对照附图再加以说明:它的主要构成包括:网笼体1、连接口2、网笼底3、物料进出管口4、管口旋盖5,网笼体1设制成圆椎形,椎尖设有墨胸胡蜂进出的连接口2,笼体1的底部设笼底3并两者连为一整体,在圆椎体壁下方设有物料进出管口4,管口外端设有管口旋盖5,物料进出管口4要分别在不同的位置设三只,一只为喂水口,另一只为喂果浆口,再一只为喂蛋白质口,旋开管口旋盖5就能方便食物的进出。饲喂食物装入柱塞式半圆槽中。网笼体1和网笼底3网眼的大小以墨胸胡蜂不能逃逸出笼网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1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鳖类动物养殖监控设备
- 下一篇:松叶蜂的寄生天敌拟平庸螯寄蝇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