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2352.9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光;李安;刘益桃;姜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严政,刘依云 |
地址: | 23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污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焚烧炉。
背景技术
恶臭的特点是污染物质成份复杂、浓度极低。1971年,日本在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发布了“恶臭防止法”,随后在1972年公布了“恶臭防止法施行令”及“施行规则”等法令法规,至1978年第242号政令公布后,在极其复杂的恶臭物质中确定了有代表性的几种,它们是:氨、甲硫醇、硫化氢、三甲胺、甲硫醚、二甲二硫、乙醛及苯乙烯。后来由于动物饲养房内有机酸成份较高,在90年代初期又增加了丙酸、正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四种有机酸。所以至今恶臭物质就是以这l2种为代表。其中,三甲胺由于分子量较小并有极性而较难被处理。
由于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是最简单的叔胺,常温下为无色气体,有鱼腥恶臭,溶于水,乙醇,乙醚,易燃,有毒。三甲胺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液态二甲胺接触皮肤可引起坏死,眼睛接触可引起角膜损伤、混浊。三甲胺废气处理的常规方法,采用水吸收塔对三甲胺废气进行回收利用,三甲胺在30℃、101.325kPa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47.5%(重量)。水吸收法则是用大量的水通过填料塔、筛板塔等吸收塔进行处理,可得到一定浓度的三甲胺产品。由于水是价廉无毒,水吸收设备和工艺流程都很简单,操作方便,水对三甲胺的溶解能力又很大,因此,不论是水吸收得到三甲胺液回用还是吸收后转化为废水排放,工业上应用很广,是处理含三甲胺废气的主要方法。然而,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采用水吸收处理,存在由于水吸收不完全,而三甲胺的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30m烟囱高度为2.2kg/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0.08mg/m3,对浓度要求严格,因此,存在三甲胺超标问题。
2、部分企业虽然三甲胺可以达标排放,由于国家标准三甲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0.08mg/m3,而三甲胺的嗅出阈值为2.6×10-4mg/m3,远低于国家标准,因此,部分企业周边存在恶臭,给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因此,寻找一种在水吸收法之外的能够处理三甲胺的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焚烧炉。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可以有效地彻底地焚烧以三甲胺为例的有机污染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焚烧炉,所述焚烧炉的炉体内设置有水平的隔板,该隔板上具有通气孔,所述隔板将所述炉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下方的一次燃烧区和位于上方的二次燃烧区,所述一次燃烧区和所述二次燃烧区通过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一次燃烧区的炉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助燃剂进气口和原料进气口,所述二次燃烧区的炉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助燃剂进气口,所述一次燃烧区内还设置有点火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助燃剂进气口和原料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不同,从而使气体在一次燃烧区中产生搅流。
优选地,所述第一助燃剂进气口和原料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为水平且方向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助燃剂进气口和原料进气口的数目分别独立地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隔板的开孔率为15-50%。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相对于所述隔板的中心均匀以圈状排布,每隔30-50cm设置一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助燃剂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为水平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二助燃剂进气口的数目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一次燃烧区与二次燃烧区的高度比为1:1.2-3。
优选地,所述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一次燃烧区的底部中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气方向的布置使得两个燃烧区中均发生气体的搅流,从而可以使得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大大延长,从而使反应尽可能完全;并且通过将焚烧炉分隔为两个燃烧区可以使第一燃烧区中没有完全燃烧的废气再进行二次燃烧,从而确保了废气得以完全、彻底地焚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焚烧炉的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隔板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体;2第一助燃剂进气口;3原料进气口;4点火装置;
5隔板;51通气孔;6第二助燃剂进气口;7烟囱;
I一次燃烧区;II二次燃烧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祥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2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路灯(圆头)
- 下一篇:一种吸奶器与储奶袋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