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4509.1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军;张振泉;庄文兵;王立福;何丹东;吴标;石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电缆 局部 放电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缆线路的增多,随着投运年限的增长,电缆将不可避免的老化,因此为了掌握电缆线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缺陷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设备事故的出现,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已经成为掌握电缆线路的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应用成熟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由于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均有所差异,加之各类方法所检测信号的传播路径的因素,很难直接用信号幅值来量化表征局部放电故障的程度,也很难确定检测出的放电信号幅值与实际放电量大小及设备状况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现在的电缆局部放电检测大多都应用于现场测试,并未展开实验室模拟实验,从而不能为全面深入开展高压电缆状态检测与状态检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如状态检测设备的比较应用与综合对比,状态检测技术规程、标准和工作导则的制定,现场状态检测工作的正确开展,电缆设备的综合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及智能化应用等,不利于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未展开实验室模拟实验,且不能直接用信号幅值来量化表征局部放电故障程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高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高压调节电路、脉冲信号产生电路、测试电缆单元、典型缺陷模型、局部放电检测单元和交叉互联箱,所述测试电缆单元包括测试电缆和中间接头,在测试电缆上间隔固定安装有中间接头,在中间接头内部设有典型缺陷模型,中心接头与交叉互联箱电连接,交叉互联箱接地;所述高压调节电路分别与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和测试电缆电连接,测试电缆单元与脉冲信号产生电路电连接,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与局部放电检测单元电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脉冲信号产生电路可包括电缆等效电容、检测阻抗和电容分压器,电缆等效电容和检测阻抗串联,电缆等效电容的输入端和检测阻抗的输出端与高压调节电路并联,电容分压器与电缆等效电容的输入端和检测阻抗的输出端并联,电容分压器的输入端与测试电缆的一端电连接,检测阻抗的输出端接地。
上述局部放电检测单元可包括PD Check局放测试仪,PD Check局放测试仪的输入端分别与电缆等效电容的输出端和电容分压器的分压输出端电连接;或/和,所述脉冲信号产生电路还可包括罗氏线圈,所述罗氏线圈套装在测试电缆的外侧;局部放电检测单元还可包括示波器,示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电容分压器的分压输出端和罗氏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PD Check局放测试仪的输入端可通过同轴电缆分别与电缆等效电容的输出端和电容分压器的分压输出端电连接;示波器的输入端可通过同轴电缆分别与电容分压器的分压输出端和罗氏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
上述高压调节电路可包括高压电源、调压器、开关和试验变压器,高压电源与调压器串联,调压器与试验变压器串联,在调压器与试验变压器之间串联有开关,试验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电缆等效电容的输入端和检测阻抗的输出端并联。
上述还可包括电缆终端,所述电缆终端包括复合套管式户外终端,所述测试电缆的一端与复合套管式户外终端电连接,复合套管式户外终端与电容分压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上述典型缺陷模型可包括电树枝放电模型、滑闪放电模型、气泡放电模型和悬浮放电模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选取测试电缆,设置典型缺陷模型,并且通过高压调节电路进行加压,在加压情况下测试电缆上的典型缺陷模型发生局部放电,此时测试电缆两端会产生一个瞬时的电压变化,此电压经过脉冲信号产生电路产生脉冲电压信号,局部放电检测单元采集、处理脉冲电压信号,测定其脉冲放电信号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或飞行图,从而用信号幅值来量化表征局部放电故障程度,为研究放电信号幅值与实际放电量大小及设备状况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数据支持,为高压电缆状态检测与状态检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测试电缆单元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应力锥表面有气隙缺陷模型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应力锥错位缺陷模型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外半导电层尖端缺陷模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4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