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防弹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5250.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傅光明;柯育宏;任才清;张礼干;樊自建;高昭;胡其高;尤静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1/02 | 分类号: | F41H1/02 |
代理公司: | 国防科技大学专利服务中心43202 | 代理人: | 徐志宏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防弹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战斗防护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防弹衣。
背景技术
单人掩体作为陆上战斗中单个士兵的基本防护和依托,可有效保护人员在战斗中免受子弹、弹药破片的伤害,对于保护人员安全,保存己方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斗防护装备一直是各国军队研究的重点之一。综合国内外、军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各国现有人员防护装备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单兵防护装置研究上重视防弹衣,二是在掩体研究上重视大型可移动式掩体、工事。对于用防护材料制作便携式单人掩体,解决特殊条件下单兵作战基本防护问题,目前各国的研究都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在传统的单人掩体构筑方法上,通常采取单人土工作业,装药爆破等,对于土层稀薄、岩层较厚的地面如岛礁等,人工作业通常无法完成掩体挖掘任务。采用爆破法则需预先钻孔,受携行的装备器材限制,单人难以完成整个过程,且装药量需求大,一次设置比较困难,经济性、安全性都较差。对于地表为干沙质地区如沙漠等,虽然土工作业较为容易,但由于土层缺乏粘性,单人掩体难以设置,即使勉强设置,其防护力、可靠性、稳定性都不高,很难发挥掩体应有的隐蔽和防护作用。在地面为岩石或干质沙土等地区,利用地面的天然防护力,采用土工作业的方法开设单人掩体是难以实现的。在上述地区,单人掩体的开设应该采用已设置的现有掩体,达到快速设置、快速防护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作战限制,提高射击精度,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提高特殊地面条件下单兵防护能力,设计出一种多功能防弹衣,既可以作为穿戴用的防护用具,又可以拼接成单人掩体。
一种多功能防弹衣,包括前护部、左后护部、右后护部。前护部正面胸部设置有射击依托、滑轨、对讲机袋和匕首袋,正面中部设置有弹夹袋,正面下部设置有手雷袋,前护部两侧设置有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前护部肩部设置第三固定带、第四固定带,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上设置水壶袋和挎包。左后护部上设置有防护服袋、第二连接插条和第一黏贴处、第三黏贴处;右后护部上设置有防毒面具袋、第一连接插条和第二黏贴处、第四黏贴处。左后护部和右后护部可以通过拉链连接在一起。
射击依托可通过滑轨上下滑动一定距离,调节高度;射击依托部分宽20cm,滑轨长度为10cm,所以射击依托上下可调节10cm;由于此处是单人掩体的防护薄弱部位,为确保防护效果,滑轨最低处距掩体底面不能少于20cm。
(1)防弹衣结构:前护部与左后护部之间通过第一固定带与第一黏贴处扣紧;前护部与右后护部之间通过第二固定带与第二黏贴处扣紧;左后护部与右后护部之间通过背部拉链连接。前护部左侧肩膀部分与左后护部肩膀部分之间用第三固定带与第三黏贴处扣紧,前护部右侧肩膀部分与右后护部肩膀部分之间用第四固定带与第四黏贴处扣紧,利用背部拉链将左后护部和右后护部连接在一起。
(2)掩体结构:背部拉链打开,将左后护部和右后护部的第一连接插条、第二连接插条从上至下插入前护部两侧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内进行固定,将载体左后护部、右后护部与前护部拼接为一整块,将载体第一~第四固定带折叠。
该多功能防弹衣的材料结构包括芯层,缓冲层,阻燃伪装层;缓冲层将芯层包裹在内,缓冲层外包覆阻燃伪装层;所述芯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防弹材料;所述缓冲层采用多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织物叠加形成的软性缓冲材料;所述阻燃伪装层采用阻燃迷彩布,起到阻燃和可见光伪装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功能防弹衣从岛礁、沙漠等特殊地面条件出发,立足提高单兵掩体构筑效率和防护水平,以高技术材料代替传统土工材料,获得如下效果:
一、具有物资携行、防弹、射击掩体等功能。在结构上可实现携带手榴弹、弹夹、防毒面具、水壶、通讯器材的功能,同时能够快速组装成单兵射击掩体的功能,在一定距离上防止轻武器、小型弹片杀伤的功能,穿戴时还可起到防弹衣的作用,从而减少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作战限制,提高射击精度,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提高特殊地面条件下单兵防护能力。
二、便于携带。掩体采用轻量化、可折叠结构设计,总体重量较轻,折叠后体积较小,满足单兵长途携行的要求。同时该防弹衣总体密度小于1g/cm3,因此还具备浮游功能,单兵可以直接穿戴进行泅渡,降低泅渡的难度。
三、可快速设置。与传统的土工作业或爆破作业构筑掩体的方法不同,在1分钟内即能完成掩体设置,因而具有极高的效率,可大大缩短战斗准备时间;单兵可无需工具辅助可以将其收起或展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广东明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52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