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于不干胶广告清除的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5738.5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韩秋军;韩思齐;韩婧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秋军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3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不干胶 广告 清除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不干胶广告清除的加热装置,该装置可对粘贴于金属线杆、技术标牌、光洁墙面、金属门窗上的不干胶广告纸进行加热,软化不干胶,以便于清除不干胶广告纸。
背景技术
小广告已经成为了城市牛皮藓,电线杆、墙壁、门窗上,粘贴的各类不干胶小广告,在清除的过程中,因为广告纸后面的不干胶粘贴的十分牢固,因此十分耗时耗力。
对粘贴在门窗或金属电线杆、金属铭牌上面的不干胶广告纸,人们通常采用利用电吹风加热的方法软化不干胶,以便于将不干胶广告纸清除。
上述方法,在取电方便的地点,十分便利。但是对于室外某些没有市电接电口的地域,就无法使用电吹风加热不干胶广告纸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最终表现形式,为一种可用于不干胶广告清除的加热装置。
该装置由底座、凹面镜、固定件、中空球、导管、散热袋构成(图1)。
底座10是整个装置的基础,基座的作用有二:第一,支撑整个装置,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第二,对凹面镜进行调整,调整其朝向和仰角,以便于尽可能多的接收太阳光。
凹面镜1的作用是反射太阳光。
凹面镜上有固定件2,通过固定件,将中空球3固定在凹面镜的焦点位置。
中空球是吸热组件,中空球中填充有导热工质。中空球吸热后,热量传递给导热工质。为便于吸收热量,中空球的颜色以深色,尤其是黑色为佳。同时为了避免反射,中空球表面可做成麻面或布纹面。
导管是导热工质的流经通道,包括进液管4和出液管9。
进液管和出液管,都采用柔性材质,以便于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折。
进液管和出液管采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以降低导热工质循环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进液管和出液管外面,可以加装保温管,进一步避免热量散失(图3)。
散热袋6的作用,是将导热工质携带的热量,散发出去,用于加热物体表面。
散热袋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跟中空球连通。
散热袋上有把手5、把手8,便于人手把握。散热袋顶部,有注液口0,注液口的作用是加注导热工质。
散热袋外表面,标有方向指示箭头7。方向指示箭头是散热袋工作时的朝向提示。
散热袋可以是长方体,也可是其它形状。除了散热面11(图2)采用热的良导体材料外外,其它面都采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
这种设计,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散热面之外的几个面的热量散失,提高热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
散热袋底部,跟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进液管的管口高度,远高于出液管的管口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其中:0——注液口;1——凹面镜;2——固定件;3——中空球;4——进液管;5——把手;6——散热袋;7——方向指示箭头;8——把手;9——出液管;10——底座。
图2是散热袋的构造图。
其中:4——进液管;5——把手;7——方向指示箭头;8——把手;9——出液管;11——散热面。
图3是加装了保温管的导管的截面图。
其中:12——导管;13——保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以下将描述该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底座10是整个装置的基础,底座10支撑着凹面镜1。凹面镜1的作用是反射太阳光。凹面镜上有固定件2,通过固定件,将中空球3固定在凹面镜的焦点位置。
使用时,将所述加热装置摆放在无遮蔽的场所后,调整底座10,使得凹面镜正对太阳。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之后,被凹面镜反射到中空球3上。
中空球3是吸热组件,中空球中填充有导热工质。中空球吸热后,热量传递给导热工质。导热工质受热,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向上方流动,形成热对流。
导管是导热工质的流经通道,包括进液管4和出液管9。进液管4和出液管9,连通着中空球和散热袋。进液管和出液管外,套有保温管13,可一定程度上防止热量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的管壁散失。
将散热袋的散热面11贴在不干胶广告纸上,被加热的工质从进液管流进散热袋后,从散热袋的散热面散发出去的热量,用于加热不干胶广告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秋军,未经韩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5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