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6289.6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楠;余一鸣;姜全伟;王炳先;安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453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穿刺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包括固定带、压片和止血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片通过压簧与转轴连接,所述压片的末端设置有下压片,所述下压片之间连接有贴片,所述止血贴与贴片对应固定带的端面贴附设置,所述贴片对应止血贴的背面设置有吸口。该外科用刺穿点止血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易,有效对刺穿点止血处理,并避免刺穿点血滴流出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桡动脉穿刺术后所用的压迫止血器的规格不一,形状各异,多为两大类,一类是旋转式压迫;另一类时腕带式。前者体积较大且较为固定,应用时病人感到手部负重感,手部活动受限明显。后者相对舒服,但压迫力调整不均衡,导致止血效果不佳,常出现压迫器移位或局部血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包括固定带、压片和止血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片通过压簧与转轴连接,所述压片的末端设置有下压片,所述下压片之间连接有贴片,所述止血贴与贴片对应固定带的端面贴附设置,所述贴片对应止血贴的背面设置有吸口。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调节扣。通过调节扣根据使用部位及使用者的状况调节固定带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下压片与压片之间呈120度连接。便于通过下压片将贴片与穿刺抽血处紧密贴附止血。
优选地,所述止血贴为一次性使用品。提高其使用的卫生性,并降低其使用成本。
优选地,所述吸口的末端连接有吸管,所述吸管的末端设置有连接座。通过吸管对吸口吸附,将刺穿点的血滴吸除后通过止血贴贴压患处,提高患处压贴止血贴的干燥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对应吸管连接有吸囊。通过吸囊对吸管吸附,将血吸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扣根据使用部位及使用者的状况调节固定带的长度,将其对准刺穿点佩戴,压片通过扭簧与转轴转动,调节压片对使用处通过下压片连接的贴片对准刺穿点,贴片端面的止血贴与刺穿点紧密贴合,捏住吸囊,吸囊产生吸附力通过吸管将吸口处的刺穿产生的血滴吸除。该外科用刺穿点止血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易,有效对刺穿点止血处理,并避免刺穿点血滴流出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外科用穿刺点止血器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带;11调节扣;12转轴;13扭簧;2压片;21下压片;22贴片;3止血贴;31吸口;32吸管;321;连接座;33吸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未经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6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