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7702.0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飞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33238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零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自动化智能生产已成为大趋势,尤其是在传统的五金零件生产行业中。目前国内五金零件的生产受限于落后的生产设备,大部分需要人工进料,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或是受限于高费用的先进设备,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的自动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进料装置,由底座、传送带、挡柱、振动床、缓冲带、输料台、伸缩柱、卡槽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的伸缩柱、传送带、卡槽和控制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伸缩柱分为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和第三伸缩柱;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下端设置在卡槽内,上端连接输料台;所述的传送带靠近输料台端连接有缓冲带,缓冲带通过第三伸缩柱与底座相连;远离输料台端设置有挡柱;所述的振动床设置在传送带上。此设计实现了自动进料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的输料台表面为光面。此设计可以确保零件快速下滑。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带表面为阶梯结构。此设计可以减缓零件的下滑速度,避免零件在传送带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振动床位于传送带的前部,延传送带运行方向或/和垂直于传送带运行方向振动。此设计可以更好的将零件振散,防止积压在缓冲带与传送带的交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带与传送带通过卡环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的缓冲带表面的材料为橡胶。此设计是为减少零件在下滑过程中因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在进行生产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进料装置放置在上一道工序的出料口,通过控制器控制卡槽、伸缩柱调节输料台、缓冲带的高度和斜度,就可自动进料。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能解决零件在进料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损伤和过度积压而导致的叠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底座;2、传送带;3、挡柱;4、振动床;5、缓冲带;
6、输料台;7、第一伸缩柱;8、第二伸缩柱;9、第三伸缩柱;
10、卡槽;11、控制器;12、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进料装置由底座、传送带、挡柱、振动床、缓冲带、输料台、伸缩柱、卡槽和控制器组成;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伸缩柱、卡槽、控制器和传送带;底座上还设置有带动传送带进行传送运动的电机(图中未标识);伸缩柱分为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和第三伸缩柱;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下端设置在卡槽内,上端连接有输料台;第三伸缩柱上端连接缓冲带,缓冲带的另一端连接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有振动床和挡柱,振动床通过电机带动(图中未标识)。
当进行生产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柱和第二伸缩柱的拉伸或缩进或在卡槽内前后移动,从而调节输料台的高度、斜度和距离传送带的位置;通过控制器还能控制第三伸缩柱的高度,确保缓冲带可以跟输料台进行衔接。当零件通过输料台、缓冲带进入振动床;在电机的带动下振动床振动,使零件进入传送带,并避免因积压而出现叠料问题;挡柱确保零件在传送带上传输,能有效的阻挡零件滑出传送带。经过此过程,实现零件自动进料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其区别仅在于输料台的表面为光明,零件可以快速通过输料台,避免零件的积压。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其区别仅在于缓冲带的表面为阶梯结构,可以减缓零件的下滑速度,避免零件之间因为速度过快而相互碰损。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所述,其区别仅在于缓冲带的表面使用的材料为橡胶,减少零件与缓冲带表面的相互碰撞而造成的损坏。
实施例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飞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飞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7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多供货链分拣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破碎玻璃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