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8321.4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5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惠婷;李辉;黄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B67B7/5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安瓿 开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护理人员在给病人进行注射或者输液前配药时,需要先用砂轮划割安瓿瓶瓶颈部,再手工掰掉瓶头,这样操作十分麻烦,有时候打不开要反复操作几次,费时费力,这样不仅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且容易伤及护理人员的手。且砂轮划割使用一段时间后,其磨削力降低,需要及时更换。
此外,输液瓶(包括葡萄糖瓶和盐水瓶等)的瓶口通常设有一层橡胶瓶塞,平时在开启输液瓶时,通常采用尖刀等工具,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传统安瓿瓶开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且进一步丰富安瓿瓶开瓶器的功能,遂有本案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操作安全的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起瓶部和呈上、下位设置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通过所述起瓶部一体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均包括划痕段和掰瓶段,所述第一构件的划痕段和所述第二构件的划痕段形成所述本体的划痕部,所述第一构件的掰瓶段和所述第二构件的掰瓶段形成所述本体的掰瓶部,所述划痕部位于所述起瓶部和所述掰瓶部之间;
所述划痕部开设有两上、下分布的滑槽,对应于所述滑槽分别装设有于所述滑槽内滑动的切割装置,所述掰瓶部设有复数个大小相异的掰瓶孔。
所述掰瓶孔内侧壁贴附有弹性胶垫,各所述掰瓶孔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设置。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可装卸固定在一起的砂轮和套环构件,所述套环构件包括套环座和套环,所述套环可转动固定于所述套环座的一侧面上,所述砂轮可装卸固定于所述套环座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起瓶部设有用于快速开启输液瓶的橡胶瓶塞的起瓶钩。
所述滑槽的槽壁贴附有弹性胶垫。
所述砂轮呈半圆形状,所述套环呈圆环状,所述划痕部设有通槽,所述砂轮的半径为此通槽槽宽的3/5~3/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一种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利用划痕部进行划割,利用掰瓶部进行掰瓶,利用起瓶部对输液瓶进行快速钩起而开瓶,与传统的人工掰瓶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大大提高安瓿瓶开瓶的安全性,且使用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套环座);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本体-1; 划痕部-11;
掰瓶部-12;起瓶部-13;
起瓶钩-131; 滑槽-14;
切割装置-15;砂轮-151;
套环座-152; 套环-153;
掰瓶孔-16。; 夹板-17;
通槽-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常见的安瓿瓶,包括设于下部的安瓿瓶体,安瓿瓶体上端连接沿圆周向内凹的瓶颈,瓶颈的上部连接瓶头。
本实用新型一种滑动式安瓿瓶开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以图1所示的方位为参考方位,本体1包括起瓶部13和呈上、下位设置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起瓶部13位于本体1的一端,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通过起瓶部13一体式连接在一起。本体1呈便于手拿取、持握、使用的扁长结构。本体1的起瓶部13所在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敞口端。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均包括划痕段和掰瓶段。第一构件的划痕段和第二构件的划痕段形成本体1的划痕部11,第一构件的掰瓶段和第二构件的掰瓶段形成本体1的掰瓶部12。划痕部11位于起瓶部13和掰瓶部12之间,且划痕部11位于本体1靠近封闭端位置,掰瓶部12位于本体1靠近敞口端位置。本体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者铜等材料。优选铜金属材料,铜为重金属,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且在加工制作时,便于开模操作。在划痕后,可将安瓿瓶的瓶头于本体1上轻敲几下,便于之后的掰瓶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83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