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远程监控及会诊的风湿病医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1393.4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科;廖小丽;曾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远程 监控 会诊 风湿病 医疗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诊断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实现远程监控及会诊的风湿病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营养的过剩和运动量的减少,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解决长期慢性病的监护及会诊已经是重要问题。以风湿病(指以骨关节肌肉慢性疼痛为临床特征的各种疾病的总称)为例,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类,可涉及十大类100多种疾病,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致残、致命倾向的难治性自身免疫病。
虽然现在我国政府用大量财政经费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医疗条件,使一般常见病患者看病不再难。但由于各种风湿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被误诊误治,且其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与自身免疫性损伤有关,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如不能及时得到专业医师诊治,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很容易失去有利治疗时机,而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更由于风湿性疾病是慢性长期性疾病,患者需要专业人员长期的关怀和跟踪,需要长期记录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诊治反应,患者和医生由于地域的隔离,无法达到及时有效完整的健康关怀和管理,也是造成此类疾病形成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风湿病患者看病难和需进行长期跟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远程监控及会诊的风湿病医疗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实现远程监控及会诊的风湿病医疗系统,包括穿戴式生理信息采集仪、通信终端、远端监护服务器、急救呼叫中心、医疗数据中心、社区医疗工作站、网络会诊管理服务器、会诊终端和短信猫,其中,所述穿戴式生理信息采集仪包括头戴式脑电图传感器、耳戴式心率追踪器、腕带式血压计、创可贴式心电图传感器、创可贴式肌电图传感器和踝戴式姿态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所述医疗数据中心包括电子病案资料存储服务器和医疗专家资料存储服务器;所述穿戴式生理信息采集仪无线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终端,所述通信终端通过网络通信连接所述远端监护服务器,所述远端监护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急救呼叫中心、所述短信猫和所述电子病案资料存储服务器,所述社区医疗工作站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电子病案资料存储服务器和所述医疗专家资料存储服务器;所述网络会诊管理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所述电子病案资料存储服务器、所述医疗专家资料存储服务器和所述短信猫,所述网络会诊管理服务器还分别通过Internet网络通信连接所述通信终端、所述会诊终端和所述社区医疗工作站。
具体的,所述通信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第一掌上电脑和第一个人计算机中的任意一种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其中,所述智能手机通过Internet网络、GPRS移动网络和/或卫星通信网络通信连接所述远端监护服务器,所述第一掌上电脑通过Internet网络通信连接所述远端监护服务器,所述第一个人计算机也通过Internet网络通信连接所述远端监护服务器。
具体的,所述会诊终端包括第二掌上电脑和/或第二个人计算机。
具体的,所述头戴式脑电图传感器采用配置ThinkGear AM芯片的头戴式脑电图传感器。
具体的,所述耳戴式心率追踪器采用型号为Lumafit的耳戴式心率追踪器。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现远程监控及会诊的风湿病医疗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生理信息采集、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应用于该风湿病医疗系统,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患者风湿病情的长期跟进,即通过将患者的生理信息数据及时传送至远端监护服务器和医疗数据中心,从而不但可使患者的风湿病情得到长期地记录,方便历史回溯和诊断,还可使患者随时享受到医疗服务,尤其是可加强对危重病人和突发性疾病的预防监护,以及在紧急情况时快速实施急救措施;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会诊管理服务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由患者、基层医生和专家医生等多方参与的远程会诊服务,解决风湿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此外,还可以辅助实现建立中心医院主责诊疗重症患者、且由中心医院专家指导社区医院诊疗初期患者和对患者的日常治疗恢复的模式,使专家医生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指导基层社区医生展开风湿病治疗,帮助解决基层社区医生的疑难问题,以提高基层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使得大多数患者能就近得到治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未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1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