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芯铜护套无机绝缘聚氯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5190.2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英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0;H01B7/28;H01B7/282;H01B7/29;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25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芯铜 护套 无机 绝缘 聚氯乙烯 柔性 防火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铜芯铜护套无机绝缘聚氯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财富日益增多的同时,导致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也在增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据统计,我国7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2.5亿元,80年代火灾年平均损失不到3.2 亿元。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3年以来,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上升到年均十几亿元。据中国消防盘点,2014年全国全年接报火灾39.5万起,死亡1817人,受伤1493人,直接财产损失达43.9亿元。从统计数据来看,电气火灾占火灾中的36.9%,导致的经济损失占58.6%。虽然火灾中的缺氧、高温、烟尘、毒性气体是危害人身的主要原因,但据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分析,由于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他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40%~50%。
为了从无情的火场中挽救更多的生命、财产和信息,防火电缆的应用成为重中之重,而目前市场上的防火电缆按结构特性可以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由于刚性矿物绝缘电缆刚性矿物绝缘电缆(Mineral Insulated Cable)简称MI电缆在可靠性、生产及敷设方面的缺陷,在欧美发达国家中逐渐退市,柔性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成为防火领域的主流电缆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无毒、耐高温、耐火、耐碱、耐油、耐氧化剂、耐腐蚀性的铜芯铜护套无机绝缘聚氯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铜芯铜护套无机绝缘聚氯乙烯外护套柔性防火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由多根耐火无机绝缘线芯绞合而成;在缆芯的空隙处填充云母阻燃带,在缆芯外挤包第二无机矿物绝缘层,在第二无机矿物绝缘层外挤包隔火绝缘层,在隔火绝缘层外挤包耐火膨胀层,在耐火膨胀层外纵包铜护套,在铜护套外挤出高分子复合陶瓷化聚烯烃材料作为防火保护层,在防火保护层外挤包聚氯乙烯外护套;所述的隔火绝缘层由三合一氟金云母包带以及聚乙烯绝缘料复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的耐火无机绝缘线芯由铜导体、挤包在铜导体外的第一无机矿物绝缘层、挤包在第一无机矿物绝缘层外的耐火膨胀层以及绕包在耐火膨胀层外的阻燃内护套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铜护套和聚氯乙烯外护套内表面上均涂有防火泥。
优选地,所述阻燃内护套内表面上涂有防火泥。
优选地,所述的三合一氟金云母包带由人工云母附加在两层玻璃纤维布中间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无机矿物绝缘层与第二无机矿物绝缘层的厚度比为1:1.5。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机矿物绝缘层的厚度为1.5mm-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填充采用云母阻燃带,大大增加了电缆的耐火性能。
2、采用耐火膨胀层,使得该电缆在搬运、移动、铺设等工艺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保证了电缆的使用安全。
3、采用铜护套,使得该电缆的耐火性能、抵抗外界冲击能力都得到加强;最好的屏蔽保护层,即可防止电缆本身对其他线缆的干扰,又可防止外界磁场对自身得干扰。
4、隔火绝缘层采用绕包三合一氟金云母包带加挤包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的复合双层绝缘结构,使电缆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又保证电缆绝佳的电气性能。三合一氟金云母带是用氟离子代替羟基,得到尺寸和晶型更佳的人工云母为主原料,附加在两层玻璃布中间。使得该云母带具有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均匀优异的电性能外,尤其是耐热等级高,可达到A 级耐火水平(950 ~ 1000℃)。
5、在电缆的内外都设有无机矿物绝缘层,采用无机物组成,它本身不会引起火灾,不可能燃烧或助燃,更不会产生毒性气体,即使外有在火焰的燃烧,电缆仍可正常工作。矿物电缆连续工作温度为250℃,在950℃-1000℃时可持续供电3小时,短时间或非常时期可接近铜的熔点1083℃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51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