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外圈的倒角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5587.1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军;王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22 | 分类号: | G01B2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外圈 倒角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外圈的加工装置,特别是指安装于圆弧形倒角切削工装工序后部的一种简易倒角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外圈是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轴承外圈的加工设备包括自动上料装置、滚珠槽切削工装、防水槽(密封槽)切削工装、圆弧形倒角的切削工装、倾斜架设的输送导轨,上述自动上料装置、滚珠槽切削工装、防水槽(密封槽)切削工装以及圆弧形倒角的切削工装之间通过输送导轨相互连接,轴承外圈通过输送导轨自动输送至下一加工工序。为了确保轴承外圈的质量,每道工序完成后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红外检测装置甚至激光检测装置对轴承外圈的圆弧形倒角进行检测,上述检测装置虽然精度较高,但是购置成本非常昂贵,特别是激光检测装置,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承受这么高的生产成本。此外,上述装置的核心部件的结构往往较为精密,当出现问题时,生产企业往往无法自行进行维修,这就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轴承外圈的倒角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并且购置成本较低,能适应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轴承外圈的倒角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轴承外圈的倒角检测装置,所述倒角检测装置包括框架、检测板、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报警器,所述框架包括底板以及固定安装于底板两侧的左、右侧板,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面板以及支撑弹簧,所述面板位于底板本体的上方,且面板与底板本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支撑弹簧的上、下端分别抵靠于面板和容置腔的底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安装于容置腔内,压力传感器的高度小于容置腔的高度;所述检测板安装于左、右侧板的上部,检测板的底面形状与轴承外圈外侧面的形状相适配,并且检测板底面至面板上表面的距离等于轴承外圈的外径;所述压力传感器、报警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还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架设于左、右侧板的顶部,连接块的顶面上开设有的装配通孔,所述检测板穿设于所述装配通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板的底面包括中部的水平面以及位于水平面两侧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为蜂鸣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侧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轴承外圈的高度。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轴承外圈倒角检测装置,它可以对轴承外圈的倒角进行粗略的检测,不仅结构简单,购置成本低而且维修也较为方便。检测板的底面形状与轴承外圈外侧面的形状相适配,当待测轴承外圈的倒角符合要求时,轴承外圈能顺利经过倒角检测装置,此时在轴承外圈自身重力的影响下,面板会略微向下运动,但不会接触压力传感器,即不会触发报警器;当待测的轴承外圈的未进行倒角或者倒角的角度较小时,检测板便会压迫待测轴承外圈使得面板较大幅度地向下运动并压迫压力传感器,此时,控制器自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同时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将不合格的轴承外圈取走。
附图说明
图1为输送导轨与倒角检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导轨与倒角检测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中所示为轴承外圈2的倒角检测装置1与输送导轨3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轴承外圈2的倒角检测装置1与输送导轨3连接,输送导轨3倾斜设置,输送导轨3上的轴承外圈2逐个进入倒角检测装置1内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5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