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遥控的应急水质采样、监测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6888.6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0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淞霖;严玉廷;张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G01N1/14;G05B19/042;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9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遥控 应急 水质 采样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遥控的应急水质采样、监测船。
背景技术
在某些涉及到化工品的工厂、仓库,核设施,实验室等发生重大事故后,事故现场往往存在较高浓度的污染物质,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发生二次事故。为了更好的开展救援、疏散以及修复工作,需要对现场的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包括污染物种类、浓度以及污染物在事故发生区域的分布情况。因此,需要对现场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在某些极端环境下,采样人员难以到达现场完成采样。
在极端环境下采用的采样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由防化人员着防化服等进入现场完成采样,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防化人员在事故发生一两天后才能部署到位,故时效性差;由于现场环境复杂,防化人员进入现场较为困难,采样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防化人员的危险。
二是以船舶实体加装实验监测设备载人采样,该方法适用于大型河流、湖泊的采样工作,不适合在无河流、无湖泊区域开展工作,也不适于有毒有害环境下的采样。
三是以船模为主体,结合便携式监测设备进行河流的适时监控,并通过无线信息模块将监测结果传输回控制中心,实现无人常规监测,这种方法无法进入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遥控的应急水质采样、监测船,该船能够根据现场环境需要在极端环境下实现空气污染监测、水质采样等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遥控的应急水质采样、监测船,其包括水陆两栖的船体,所述船体配有水上推进机构和陆上行驶机构,所述水上推进机构和所述陆上行驶机构的动力及传动机构安装在船尾部位,用于为船体上用电设备供电的电池装置安装在船头部位。
所述陆上行驶机构可以为履带式、轮式或迈步式陆上行驶机构,也可以为其他任意适宜的现有技术。
所述船体可以设有水质采样系统,所述水质采样系统可以包括进水部分、配水部分和若干个储水舱,所述进水部分包括采样管和采样水泵,所述采样管为柔性采样管或可伸缩采样管,所述采样管设有用于至少带动其采样口升降的抬升装置,所述采样管的未端(出水端)连接所述采样水泵的进水端,所述配水部分包括配水主管路和连接在所述配水主管路上的若干配水支管路,所述配水主管路的连接所述采样水泵的出水端,各所述配水支管路分别接入各自对应的储水舱,所述配水支管路上设置配水控制装置,所述配水控制装置优选为电磁阀,所述储水舱设有用于从中取出水样的储水舱采样口和/或储水仓采样管路,所述储水仓采样管路上优选设有
所述配水主管路与所述采样水泵的出水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所述配水主管路的进水端与所述采样水泵的出水端通过可拆连接接头连接,以便于拆卸和/或更换其中的任一部分。
优选的,所述抬升装置包括可以主动齿带和被动齿带组成的齿带传动机构,所述主动齿带由采样管控制电机通过将回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例如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机构或滚珠丝杠机构)驱动,所述被动齿带与所述采样管的采样端固定连接,可以为直接固定安装在采样管的采样端上,也可以固定安装在采样管上与采样端相对固定的其他部位,所述主动齿带与所述被动齿带啮合传动,可以通过设置限定主动齿带和被动齿带的运动轨迹的直线运动轨道等直线运动轨道/限位装置,使主动齿带和被动齿带沿直线运动且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可靠的啮合传动,由此带动采样管的采样端上下直线运动,以便在采样时将采样端延伸至水面下的特定深度,在不采样时将采样端提升到水面以上,根据实际条件及需要,所述采样管的采样端的上下直线运动方式可以为垂直方向上的上下直线运动,也可以为与垂直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斜向上下直线运动,可以通过所述主动齿带和被动齿带及其直线运动轨道等的布置方式实现所述采样管的采样端所需的上下直线运动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6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