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脱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9775.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脱式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式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上端管口、管体下部引流口,管体内部中空;引流口为多个、均匀交错分布在管体下段管壁上,管体中部包饶有充气球囊,管体上端管口连接管盖塞;管盖塞整体呈蘑菇形,管盖塞的内部设置充气室,充气室底部至管盖塞底部之间的部分为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的中部为充气接口,充气接口与充气室相通;充气球囊与管盖塞内的充气室之间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管一端连接在充气球囊上、另一端经过管盖塞内部与充气室连通,充气管走行于管壁内,管体上段管壁外表面包饶有硅胶薄膜,硅胶薄膜同时将充气管包饶于内。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留置引流管的临床安全性,增加病人舒适度,降低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专科手术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防脱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腹部手术患者通常需要留置盆腹腔引流管,引流管因为重力作用,常发生引流管外移,达不到充分引流的目的。临床传统固定引流管的缺点:①用缝合腹壁戳口的缝合线打结后再系住引流管,系松了引流管易脱落,系紧了影响引流甚至引流管断裂;②有创操作,增加感染及出血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引流管留置并固定在盆腹腔内的防脱式引流管;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留置引流管的临床安全性,增加病人舒适度,降低医务人员手术操作的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脱式引流管,包括管体、管体上端的管口、管体下部的引流口,所述管体内部中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口为多个、均匀交错分布在管体下段的管壁上,管体中部包饶有充气球囊,管体上端管口连接有管盖塞;所述管盖塞整体呈蘑菇形,管盖塞的内部设置有充气室,管盖塞的下部与管体相连接处的外径与管体内径相对应,所述充气室底部至管盖塞底部之间的部分为单向阀结构,单向阀结构的中部为充气接口,充气接口与充气室相通;所述充气球囊与管盖塞内的充气室之间通过充气管连接,充气管的一端连接在充气球囊上、另一端经过管盖塞内部与充气室连通,充气管走行于管壁内,管体的上段管壁外表面包饶有一层硅胶薄膜,硅胶薄膜同时将充气管包饶于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盖塞整体由乳胶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盖塞的底部为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硅胶薄膜始于充气球囊上部、终于管体上端的管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球囊上部的管壁上设置有一条卡槽,所述卡槽的末端至管口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管通过卡槽走行于管壁内;同时可以将所述的充气管从卡槽内拽出,游离于管体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体的长度为30~5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盖塞整体的高度为1.2cm,所述管盖塞顶部至管口的距离为1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室底部与管盖塞底部之间的距离为0.5cm。
具体地,所述的管盖塞整体由乳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管盖塞的底部为凹形,所述管盖塞的底部设置成凹形,是为了与注射器头部的外形相匹配;通过注射器头部插入单向阀结构中部的充气接口到达充气室内即可注入气体,来充满充气球囊;注射器拔出来时,凭借乳胶材质管盖塞的单向阀结构弹性自动闭合,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优点:(1).减少有创操作,使用简单;(2).固定彻底,不易滑脱;(3).避免因系线过紧导致的引流管不同或断裂等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97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速热饮水机螺旋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水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