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9934.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赛艳;林德荣;吴贺君;周敏;魏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04 | 分类号: | B65D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610058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式 茶叶 包装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属于茶叶制作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茶叶的使用量逐步增加,茶叶包装也琳琅满目,然而,大多数的茶包装以金属为外包装,目的是为了保护茶叶不受潮,保持茶叶的香味,但是这种包装的成本较高,后期废弃物处理困难,对环境负担较重。因此,选用环保的包装材料,体现茶叶的原生态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以解决茶包装成本过高,不环保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其结构包括竹筒主体,所述的竹筒主体由上筒、中筒、下筒组成,所述的上筒和下筒采用中筒连接,所述的上筒是由上筒盖、上筒身组成,所述的筒盖和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的中筒由中筒盖、中筒身组成,所述的中筒盖和中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的下筒由下筒盖和下筒身组成,所述的下筒盖和下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的上筒的上筒身与中筒的中筒盖用竹节固定连接并用竹节厚膜隔开,所述的中筒的中筒身与下筒的下筒盖用竹节固定连接并用竹节厚膜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筒盖和下筒身都采用竹节厚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竹筒主体高度为20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筒、中筒、下筒的高度为50mm-60mm。
进一步地,所述的竹节的高度为10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竹筒主体采用竹子做原料,保护茶叶无污染,保持原汁原味,体现茶叶的原生态无污染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上筒、中筒、下筒,实现茶叶的分段包装,每段均采用螺纹连接和密封,避免在取用上段的茶叶时,下段过多的暴露在空气中受潮变质;也可以实现茶叶的包装时分段包装不同类型的同系列茶叶,实现柔性化包装和销售,设计方便合理,个性鲜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图中:竹筒主体-1、上筒-1、中筒-2、下筒-3、上筒盖-101、上筒身-102、竹节厚膜-103、竹节-104、中筒盖-201、中筒身-202、下筒盖 -301、下筒身-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式茶叶包装容器:其结构包括竹筒主体,所述的竹筒主体由上筒1、中筒2、下筒3组成,所述的上筒1和下筒3采用中筒2连接,所述的上筒1是由上筒盖101、上筒身102 组成,所述的筒盖101和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的中筒2由中筒盖201、中筒身202组成,所述的中筒盖201和中筒身202螺纹连接,所述的下筒3由下筒盖301和下筒身302组成,所述的下筒盖301和下筒身302螺纹连接,所述的上筒1的上筒身102与中筒2的中筒盖201用竹节104固定连接并用竹节厚膜103隔开,所述的中筒2的中筒身202与下筒3的下筒盖301 用竹节104固定连接并用竹节厚膜103隔开,所述的上筒盖101和下筒身 302都采用竹节厚膜103,所述的竹筒主体高度为200mm,所述的上筒1、中筒2、下筒3的高度为50mm-60mm,所述的竹节104的高度为10mm-15 mm,所述竹筒主体采用竹子做原料,保护茶叶无污染,保持原汁原味,体现茶叶的原生态无污染特点。
在装入茶叶时,可在上筒1、中筒2、下筒3装入同系列不同品种的茶叶,实现柔性化包装盒销售;取用时,可保护未取用部分的茶叶干燥密封,避免茶叶受潮变质;取用时可独立取用每段的茶叶,每段竹筒长度不超过60mm,方便镊子操作,用竹筒包装取代常见的金属包装,减少金属材料的使用,减少包装和使用过程中对茶叶的金属污染,体现茶叶的原生态无污染特点,并且筒在使用时各段可独立自由拆装,方便取用茶叶,竹筒每段筒盖和筒身采用螺纹连接和密封,密封性好,连接紧密,上筒1、中筒2、下筒3每段长度不超过6cm,方便取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竹节厚膜103为竹子本身的结构,即两节竹子之间的厚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9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