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折叠集装箱、控制其侧壁折叠的系统和弹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0818.8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1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J·J·克拉夫特;M·克拉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帕克特集装箱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52 | 分类号: | B65D88/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集装箱 控制 侧壁 折叠 系统 弹簧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大体上涉及航运集装箱。更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折叠和展开航运集装箱壁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国内和全球商业中,航运业使用大型货物集装箱将货物从一个地点航运到另一个地点。这种集装箱被设计为便利地从一种运输模式迁移到另一种运输模式,通过公路或者铁路穿行过大陆,或者越洋过海。这种集装箱有时候被称为“联合航运集装箱”或者“货运集装箱”。这种集装箱的使用已经从本质上消除了人为地将货物从一艘船舶转移到另一艘船舶、或者从一辆车辆或列车转移到另一辆上,从而将货物运输到其终点的需要。
现在,对于货运集装箱的尺寸和结构,通常通过国际认证标准以及国家标准而标准化。因此,标准集装箱可以通过并排或者首尾相连的相互关系固定布置成竖直的堆叠,并当从一种运输模式转变为另一种运输模式时,都可以得到最为有效的处理,而无论其发货地或目的地。
通常,这些集装箱必须空箱地从一个航运点运输到存在航运货物的下一地点。空箱运输花费承运商的费用并有损利益,因为每个这种集装箱的运输招致处理成本并占据有价空间,这些空间原本可能用来运输装有货物并产生收益的集装箱。此外,航运装货集装箱和空置集装箱二者带来诸多问题,例如,如何将更轻的空置集装箱和更重的装货集装箱布置在船上而不会影响船舶的安全性。除了安全性问题之外,空置集装箱的航运导致承运商经济损失,这些损失导致对承运商显著的财务冲击,或者增加客户在处理或者运输装货集装箱上的费用。相似的成本损失在通过公路或者铁路运输空置集装箱的时候同样存在。
很久之前,承运商就意识到如果空置集装箱可以“折叠”从而占据显著减少的空间,使得在空箱运输中需要牺牲的空间较小,可实现航运中的显著的经济节约。这种努力仅针对“开放式框架”或者板架式集装箱存在。为此目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很多封闭类型的可折叠或者嵌套式货物集装箱,旨在减少空箱时运输所需的空间。尽管现有技术已经提出了这种可折叠集装箱,但市场并不接受现有技术的集装箱作为标准的、非折叠货运集装箱的替代,因为这些现有技术的可折叠集装箱由于防水问题不满足ISO标准和ISO认证。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集装箱的缺陷在于缺乏结构设计,使得或者有助于利用通用易得的装备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折叠或者展开这种集装箱。更特别地,现有技术的可折叠集装箱不提供折叠或者展开集装箱的壁的简单可控的方式。这类大型联运货运集装箱的壁通常由波纹钢制成,并且用于标准40高立方集装箱,这些壁可以重达1500磅,因此它们的升降极其困难和危险。
现有技术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壁包括升降机构以辅助抬升集装箱壁。一种这样的示例是提升杆,例如权利人为荷兰集装箱创新公司的美国专利 No.9,022,242中公开的提升杆,大体如图1和2所示。在这种构造中,杠杆臂8相对于壁2以九十度延伸,并通过连接构件10连接到壁2。杠杆臂8 提供了距壁2为一定距离的点,可以在此手动施力以生成力矩以辅助抬升壁 2,使其绕着铰链4枢转。这种机构提供了通过杠杆类型的布置抬升壁2的方式,但这种装置需要给抬升杆施加很大的力来克服集装箱侧壁的重量。然而,这种构造还具有包括需要劳动和力气来竖起集装箱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折叠和竖起航运集装箱的系统和方法。更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弹簧组件用于支撑可折叠集装箱的侧壁的折叠。该弹簧组件包括了沿着侧壁长度延伸的杆,该杆与侧壁绕其旋转的轴线相平行。弹簧组件还包括绕着杆设置的多个扭力弹簧,每个弹簧具有大体上平行于杆的第一端以及大体上垂直于杆的第二端。平行于杆并通过垫圈固定连接到杆的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将扭力弹簧的扭矩通过杆传递到铰链然后传递到侧壁。扭力弹簧的第二端或者垂直端受到基梁或者外盖的限制,从允许侧壁旋转以旋转弹簧并存储所生成的扭矩。
在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可折叠集装箱包括底板、与底板相隔一定距离并大体上平行于底板的顶板,以及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延伸的一对侧壁,侧壁沿着侧壁的底部边缘可旋转地联接到底板。集装箱还具有在侧壁之间延伸的门板和前板,门板和前板可旋转地联接到顶板。一个或更多弹簧组件定位为靠近每个侧壁的底部边缘并接触侧壁,弹簧组件包括沿着侧壁长度延伸的杆以及连接到杆的多个扭力弹簧。在集装箱侧壁折叠时,侧壁旋转到大体上平行于底板,在此情况下,侧壁与多个扭力弹簧接触,使扭力弹簧扭转并存储侧壁旋转而产生的能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讨论的相关系统折叠可折叠集装箱的方法。相应地,本实用新型也延伸到将航运集装箱从其折叠状态直立起来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帕克特集装箱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孔帕克特集装箱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0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