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样品采集工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041.7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王磊;周艳;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样品 采集 工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移动工作平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拼接式底泥样品采集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底泥指水体沉积物,通常是粘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质的混合物,是环境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水库中的底泥大都来源于地面,是地表水和雨水携带地面泥土进入水体而形成,各种污染物在水体和底泥之间迁移转化。水下底泥对于解释环境变化、沉积过程、污染物迁移等有重要意义,因此底泥监测是水体环境调查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底泥样品的采集是实现底泥监测的必要前提,样品采集的科学性、代表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传统采集较宽河道、湖泊、水库等处水中底泥和沉积物采集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岸边直接挖掘的方法,但是采集的样品极易相互混淆,且岸边底泥样品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较大,不能很好的代表整个河道的底泥样品;还有的采样人员在当地雇船,在船上完成底泥样品的采集,但是这种方法易受到采样工具大小、船只大小等各方面的影响,存在各种弊端,如采样工具难以携带到船只上,船只过小,采样效率低,采样点难以精确控制,缺乏安全措施,容易发生人员落水、采样器滑落水中事故等。
现有的水上工作平台一般只强调它的易用性和便携性。2016年11月9日公开的专利CN201610644829.4提供了一种可车载折叠船,它的船身为单独的船体板拼接而成,所述船体板内侧的拼接缝隙上都被软性工程塑料条块覆盖,在拼接缝隙的两侧上的软性工程塑料条块上叠加有相对应的金属压条,使用螺丝依次穿过船体板、软性工程塑料条块、金属压条,锁入金属压条上的螺纹孔,实现三者固定连接,从而密封拼接缝隙,防止船体在使用时进水,本发明折叠后占用空间少,能放进车的后备箱。2016年8月24日公开的专利CN201620065562.9提供了一种便携易用的充气式水上平台,它是由左壳板、右壳板、左气囊、右气囊组成,左右壳板形状对称,由铰链连接,可以展开成工作状态,也可以合拢成便携状态,左右壳板的外表面是平面形状,内表面有凹进去的腔室,腔室由支撑板分隔为功能腔室和气囊腔室;便携状态时,左右气囊折叠后分别收纳在左右壳板的气囊腔室,壳体合拢成箱体形状;工作状态时,左右壳板展开成平面,外表面为水上平台的承载面,左右气囊展开后充气,提供平台的水上浮力。气囊的独立气室有两个或多个,根据安全性和载重量的需求设置。这两种平台易于携带、操作简单,但对于水域及设备的不同需求,其大小不能做出调整,且对于工作人员及设备来说,在该类平台上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并不能专用于底泥样品的采集工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底泥样品采集过程中遇到的船只大小不可调、采样点难以精确控制、采样不方便、缺乏安全措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泥样品采集工作平台,在采样时能够使得取样过程简便,精确控制采样点,保证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同时也能确保采样人员的安全,防止采样器滑落水中,提高采样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底泥样品采集工作平台,包括平台底座、人员保护装置、采样器固定装置和平台控制装置;
所述平台底座由m×n个浮体通过拼装而成,其中m、n均为不为零的自然数,浮体间使用连接板进行固定;
所述人员保护装置由平台周围安装的栏杆及相邻栏杆之间连接的保护绳索组成,并留有一个人员进出通道;
所述平台控制装置为连接在平台端部的牵引绳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m、n均为等于或大于3的自然数。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为空心塑料箱、木块、泡沫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浮体的拼接方式为对位卡榫,相邻浮体之间采用连接板连接固定,连接板与浮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采样平台中部空出一个浮体或多个浮体的空位以留作采样器投放使用。具体的讲,浮体之间的对位卡榫方式为:浮体的基础形状为规则的多边形,多边形的各条边在中间位置交错地设置有凸起和凹口,凸起和凹口的大小、形状互相匹配,凸起部位要求最大宽度略大于凹口部位的开口宽度;多边形浮体的各角留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安装孔,用于连接板与多边形浮体之间的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钢板、木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栏杆材质为塑料、木材、轻质金属、有机玻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更进一步地,相邻栏杆之间连接的保护绳索数量为1条或1条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器固定装置安装在所述平台底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绳索为1条或1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