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123.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向青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响水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9/00 | 分类号: | A61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李小静 |
地址: | 2141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道 加压囊 下肢 本实用新型 电脑控制 间歇充气 主机装置 血栓 囊腔 内胆 术后 加压 深静脉血栓形成 进气口连接 生物学模式 患者下肢 进气通路 稳定回流 充气口 血液 干预 采购 概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包括主机装置、连接管道和加压囊装置,主机装置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加压囊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囊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囊腔,每个囊腔均设有独立的进气通路与连接管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购模拟生物学模式对术后患者的双下肢进行物理干预,使血液由远向近有序、稳定回流,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属于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下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控制血栓形成的常规手段有药物控制与物理干预。物理干预常用的是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其作用模式是:患者术后在双下肢绑充气囊(单一囊腔,类似于血压表的袖带),由单片机控制的主机装置内的充气泵定时定压向气囊充气放气,起到类似按摩的作用,以期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但这种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只是简单的物理干预,不符合生物学血流动学原理。原因在于:由于充气加压装置是单一的气囊,故充气加压作用时整个气囊区域受到同时同压力作用的充气加压作用,没有阶梯压力,没有远近先后顺序,不符合静脉血流动力学生物规律。
我们知道血栓形成主要在静脉,而静脉血的回流方向是由远而近的,即从从脚趾流向足、踝、小腿远端、小腿中端、小腿近端达到膝部,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各部分血流的回流,最后汇入大静脉。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加压时对血液回流的各个路径包括足踝部较小静脉、小腿中部中等静脉、小腿近端较大静脉等同时加压,且压力相等无差别。如果充气压力较小就会出现大量静脉血同时回流,使得回流静脉内压力升高出现“血涌”现象,导致回流静脉短时间内运输血液能力不足,反而使得部分静脉血回流受阻而瘀滞于血管中。相反,当充气压力较大时,则会出现整个气压囊加压区域同时受到压力而导致短时内较小静脉同时受压闭合、静脉血来不及回流而瘀滞于血管中。所以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要发挥作用,压力大小要适中、充气速度要均匀。但因为静脉回流压力大小的要求会因不同部位、不同个人而不能统一,以及静脉血回流速度不好掌握等原因,使得传统的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不能准确操作,导致其在临床应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采购模拟生物学模式对术后患者的双下肢进行物理干预,使血液由远向近有序、稳定回流,降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脑控制驱血式间歇充气加压下肢术后防血栓系统,包括主机装置、连接管道和加压囊装置,主机装置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加压囊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囊装置包括内胆,所述内胆内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囊腔,每个囊腔均设有独立的进气通路与连接管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机装置包括电源、单片机、显示调节模块和充气泵;所述电源与单片机、气压感受开关、显示调节模块和充气泵分别连接,以提供工作电源;所述单片机与气压感受开关、充气泵、气压感受开关和显示调节模块分别连接,单片机用于采集气压感受开关信号、控制气压感受开关和充气泵动作、以及将加压囊装置的压力信息输出到显示调节模块;所述气压感受开关的个数与加压囊装置内胆中的囊腔个数相同,气压感受开关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各囊腔的进气通路上,气压感受开关一方面负责感受对应囊腔内的实际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另一方面用于控制对应囊腔的进气通路的闭合或开放;所述显示调节模块一方面用于显示气压感受开关所感受的实际压力值,另一方面用于设定压力值并发送给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将气压感受开关传来的实际压力值与显示调节模块设定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气压感受开关的闭合与开放和充气泵的动作;所述充气泵的充气口通过连接管道与各囊腔的进气通路连接,充气泵负责充气加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平铺形状为梯形,内胆的小头端作为缠绕在下肢上的起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响水县人民医院,未经响水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医疗用推拿按摩器
- 下一篇: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的治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