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活动副表体的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318.6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龚首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首嘉 |
主分类号: | G04B47/00 | 分类号: | G04B47/00;G04G21/00;A44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张广辉 |
地址: | 412011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活动 副表体 智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活动副表体的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可以穿戴的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已经越来越普遍化进入人们生活。而目前的电子产品领域,更新换代非常之快,某一种电子产品生产到落后也仅不用短短的一年时间。对于消费者来说,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脑、手机等设备还是有很大区别,适用于电脑、手机等硬件产品的更新频率并不适用于穿戴设备。同时单一功能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对于使用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择,如目前市场上的小米手环、苹果智能手表等实际销量并不乐观,其功能和续航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其更新换代的频率以及其性价比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同时目前市场上对于智能设备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所有生产厂家生产的设备都存在型号大小不一,无法通用的缺陷,这虽然对单个品牌来说是一种保护策略,但是对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整体来说,反而是个制约,导致消费者在选择不同品牌的时候需要较高的花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智能手表、手环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新换代过快,性价比不高,功能单一以及续航能力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活动副表体的智能手表。
具有活动副表体的智能手表,包括智能表壳和柔性表带,所述表带内穿装有柔性IC驱动电路板,所述表带上设有四个用于插接即插即用副表体的快插孔,所述快插孔内安装模块接头,所述模块接头电连接所述柔性IC驱动电路板,所述柔性IC驱动电路板与所述智能表壳上透明的电显示表屏电连接,所述表壳包括旋转表盘,所述旋转表盘安装在所述电显示表屏外侧并与所述柔性IC驱动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副表体包括芯片区和与所述芯片区固定在一起的卡接条,所述卡接条上设有卡接榫,所述副表体上设有卡接按钮,所述卡接榫与所述卡接按钮对应设置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芯片区末端设有金属触片,所述模块接头内设插槽,所述金属触片上设有弹性凸起,所述金属触片插接到所述插槽内后通过所述弹性凸起与所述插槽接触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副表体厚度为0.8-0.5cm。
进一步的,所述电显示表屏包括透明触摸屏和固定在所述透明触摸屏下部的投影镜头,所述投影镜头对应朝向所述透明触摸屏。
进一步的,所述电显示表屏为透明OLED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根据目前消费者对手表的需求出发,不改变原来手表本身的功能,甚至手表本身是机械表都可以,对手机的表链和电显示表屏做出改进,只需生产时,在非智能手表基础上增加一个用于控制的旋转表盘和一个触摸控制屏,同时利用柔性IC驱动电路板将副表体集成到表链上,即可将非智能手表变成智能手表和手环的混合体。本专利的优点在于,手表的本体可以一直使用,而无需根据电子产品和功能的更新而更换,甚至使用者可以定制机械表芯作为手表本体,表盘也仅起到控制旋转控制作用,表盘的结构可以纯金属导线的开闭电路,寿命长。触摸电显示表屏也是现在成熟、寿命长而且更新换代慢的技术,消费者的手表可以长期使用甚至收藏,智能功能通过表链连接的副表体来实现,通过接入不同的副表体满足多种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手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表与所述副表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显示表屏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首嘉,未经龚首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