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658.9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荣;邱文涛;王军;刘豪;刘江涛;马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鑫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消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简易消音器,用于EPP泡沫全自动成型机的消音。
背景技术
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EPP),是一种高结晶性聚合物/气体复合材料,是目前增长最快的新型环保抗压缓冲隔热材料。EPP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IT 产品、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彩电、精密电子元器件、精密仪器仪表等,尤其在汽车工业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汽车保险杠、汽车侧面防震芯、汽车车门防震芯、高级安全汽车座椅、儿童安全座椅、工具箱、后备箱、扶手、底垫板、遮阳板、仪表盘等。
EPP的生产通常采用EPP泡沫全自动成型机,它在工作时会有大量的水汽在瞬间排出,产生噪音。现有的消音器其一般由壳体、端盖、隔板、进气管和出气管等零部件组成,其消音方法一般是通过进气管与出气管中的消音孔,达到对噪音削减的目的。但是,此种消音器在面临大量水汽瞬间排放时,其消音效果大打则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易消音器,对大量瞬间气体产生的噪音有良好的消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简易消音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后端分别由前端盖、后端盖密封,所述前端盖上设有进气管,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出气管;所述壳体内部依次设有多个消音隔板,记为N个消音隔板,N﹥1,所述N个消音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为N+1个消音室,多个所述消音隔板上分别设有消音孔,相邻两消音隔板上所述消音孔的位置为错开排布。
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内由多个消音隔板分隔成多个消音室,噪音依次通过消音隔板,在传播过程中,噪音减弱,相邻两消音隔板上的消音孔错开排布更能加强对噪音分贝的削减,消音效果显著,不受大量水汽瞬间排放的影响。所述壳体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多边形中的一种。相邻两消音隔板上所述消音孔的位置为错开排布是指:两消音隔板上消音孔的位置投影至壳体横截面时不重合,即为错开排布;该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消音效果。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管口与第一消音隔板上消音孔的位置错开,所述出气管的管口与第N消音隔板上消音孔的位置错开。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与出气管的管口位置错开。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出气管的管体分别伸入第一消音室、第N+1消音室;即所述进气管的末端穿过前端盖置于第一消音室内,与第一消音隔板有一定间距,所述出气管的末端穿过后端盖置于第N+1消音室内,与第N消音隔板有一定间距。
优选地,所述N为偶数,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关于所属壳体的轴线呈中心对称。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依次等距排布有多个插槽对,用于固定所述消音隔板。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放入消音隔板的个数和位置。
优选地,所述消音隔板上的消音孔之间为等距排布。
优选地,每个消音隔板上所述消音孔所占的区域为所述消音隔板面积的 1/3~1/2,所述消音孔所占的区域包括消音孔及消音孔之间的间隔;每个消音隔板上消音孔的分布较集中,便于相邻两消音隔板上的消音孔错开排布,有利于对强噪音的削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简易消音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噪音在传播过程中,所述消音隔板能够有效阻拦、削减噪音,且错开的消音孔之间、及消音孔与进/出气管之间更能加强对噪音分贝的削减,不受大量水汽瞬间排放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简易消音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消音隔板或第三消音隔板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消音隔板的两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简易消音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消音隔板的两种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二消音隔板的两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壳体中插槽对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前端盖;102、进气管;103、后端盖;104、出气管; 105、第一消音室;106、第二消音室;107、第三消音室;108、第四消音室;2、消音隔板;201、第一消音隔板;202、第二消音隔板;203、第三消音隔板;204、消音孔;3、插槽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鑫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鑫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LED动态背光源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核电站疏排管线的水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