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置快速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782.5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6 | 分类号: | H01R13/506;H01R13/52;H01R13/5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快速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传输连接器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外置快速接线盒。
背景技术
接线器是配电箱的主要组成部分,传统接线器的接线主体是裸露在外的,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分别相接于接线主体的进线端和出线端。由于接线主体、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裸露在外部,容易进入灰尘,导致用电不安全的可能。因此有些厂家在传统这种裸露的接线器基础上,增加了外置接线盒,外置接线盒安装后虽然解决了灰尘进入的问题,但是传统外置接线盒需要用螺丝安装固定在接线器上,存在生产速度慢,安装不方便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置快速接线盒,杜绝灰尘进入的可能,并且免螺丝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外置快速接线盒,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的转接器、盖设于底座的进线盖和出线盖,所述转接器通过转接器压合件卡扣式扣合于底座,所述进线盖卡扣式扣合于底座和转接器压合件,在进线盖和底座之间形成进线孔,接线盒的输入导线在进线孔内过盈配合,所述出线盖卡扣式扣合于底座和转接器压合件,在出线盖和底座之间形成出线孔,接线盒的输出导线在出线孔内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接器压合件包括一压梁,该压梁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倒扣和第二倒扣,所述底座的底板中部两侧设有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该压梁压在转接器顶部,该第一倒扣与第一扣孔相扣合,该第二倒扣与第二扣孔相扣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线盖的头端设有第三倒扣,所述底座头端的底板上设有第三扣孔,该第三倒扣与第三扣孔相扣合;所述进线盖的尾端设有第四倒扣,所述转接器压合件的压梁上设有第一扣槽,该第四倒扣与第一扣槽相扣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线盖的头端设有第五倒扣,所述转接器压合件上设有第二扣槽,该第五倒扣与第二扣槽相扣合;所述出线盖的尾端设有第六倒扣,所述底座尾端的底板上设有第四扣孔,该第六倒扣与第四扣孔相扣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接器包括转接器主体和防尘小盖,所述转接器主体的底部具有衔接部,所述底座上设有穿孔,该衔接部穿过该穿孔露出底座下方,防尘小盖与衔接部卡扣式相扣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头端具有第一承托凸肋和第二承托凸肋,该第一承托凸肋和第二承托凸肋间距设置,形成供输入导线产生形变的第一凹槽,所述进线盖的头端具有第一压线凸肋,该第一压线凸肋正对第一凹槽的中间位置,输入导线通过第一承托凸肋、第二承托凸肋、第一压线凸肋装配后,使输入导线强制形变的方式卡紧在进线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线孔内,该第一承托凸肋、第二承托凸肋、第一压线凸肋上的咬合齿是呈波浪形的刀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尾端具有第三承托凸肋和第四承托凸肋,该第三承托凸肋和第四承托凸肋间距设置,形成供输出导线产生形变的第二凹槽,所述出线盖的尾端具有第二压线凸肋,该第二压线凸肋正对第二凹槽的中间位置,输出导线通过第三承托凸肋、第四承托凸肋、第二压线凸肋装配后,使输出导线强制形变的方式卡紧在出线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头端具有第五承托凸肋和第六承托凸肋,该第五承托凸肋和第六承托凸肋均为半圆形并且二者间距设置,所述进线盖的头端具有第三压线凸肋和第四压线凸肋,该第三压线凸肋和第四压线凸肋均为半圆形并且二者间距设置,第三压线凸肋与第五承托凸肋正对,第四压线凸肋与第六承托凸肋正对,形成两级圆形进线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五承托凸肋、第六承托凸肋、第三压线凸肋和第四压线凸肋上均设有锯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由于接线盒的各组成部件----转接器、转接器压合件、进线盖、出线盖与底座彼此之间是采用卡扣式组装方式,实现免螺丝安装,生产和使用非常方便。此外,接线盒的输入导线在进线孔内过盈配合,接线盒的输出导线在出线孔内过盈配合,这种过盈配合的方式,能够使接线后导线被稳固地夹紧,不会移位,利于焊线,并且导线焊接后不能被扯出,确保用电安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一种分解方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第二种分解方式图。
图4是图3另一个视角(底部视角)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7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机(超高速高精密)
- 下一篇:制香机专用减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