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的新型调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859.9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4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坤;何让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675 | 分类号: | F21S41/675;F21V14/04;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科顺专利事务所 44250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新型 调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的新型调光结构,包括灯壳、反射镜、安装座、调光杆及调节杆;灯壳内分别设有凸轴及滑道;反射镜两侧设有凸轴孔,凸轴孔套设在凸轴上;反射镜上设有卡码;安装座设在滑道中,安装座中设带有内螺纹的孔或“U”形槽,安装座的上部设有推动杆,推动杆的端部设有球形体,球形体位于卡码中;调光杆设在灯壳上,调光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调光杆的上端为调光端;调节杆设在灯壳上,调节杆的右端部设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调节杆的左端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位于孔或“U”形槽中且啮合。其优点为:调光杆无需用螺栓安装在灯壳上;调光杆长度短不容易被折断;调光时可以观测反光镜的转动状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的新型调光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灯的调光结构包括灯壳、反射镜及调光杆。安装时,调光杆需要螺栓安装在机壳上,安装不方便。调光杆的长度过长,调光杆容易折断;还由于调光杆设置在灯壳的下部,当采用调光杆调光时不能观测反射镜的转动状况,调光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车灯的新型调光结构,调光杆无需用螺栓安装在灯壳上,安装方便;调光杆长度短不容易被折断;调光杆位于灯壳的中上部,当采用调光杆调光时可以观测反射镜的转动状况,调光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车灯的新型调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在所述灯壳内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轴;在灯壳内还设有滑道;
反射镜;在所述反射镜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凸轴孔,所述凸轴孔套设在对应的凸轴上并间隙配合,凸轴能限制凸轴孔转动的角度;在反射镜上设有卡码;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在滑道中并沿着滑道定向移动,在安装座中设带有内螺纹的孔或“U”形槽,在安装座的上部设有推动杆,在所述推动杆的端部设有球形体,所述球形体位于卡码中从而使安装座移动带动反射镜转动;
调光杆;所述调光杆纵向设在灯壳的中上部并能转动,在调光杆的下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调光杆的上端为调光端,调光端与灯壳的开口方向一致;以及
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横向设在灯壳上并能转动,在调节杆的右端部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从而使调光杆带动调节杆转动;在调节杆的左端部设有外螺纹,调节杆的外螺纹部分位于孔或“U”形槽中且啮合从而使调节杆带动安装座沿着滑道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灯壳的中上部设有夹持部,在调光杆的中上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设在夹持部上并能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卡槽包括环形卡块及膨胀卡块,所述环形卡块与及膨胀卡块配合使调光杆卡设在夹持部上并能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反射镜内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条导光条。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反射镜的底面设有反光面。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灯壳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滑道中,挡块可抵靠在安装座上从而限制安装座的移动行程。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滑道的两壁上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使安装座在滑道中定向移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调节杆上设有第二卡槽,在所述灯壳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滑道旁,通孔的壁位于第二卡槽中从而使调节杆设在灯壳上并能转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胶圈套设在第二卡槽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调光杆无需用螺栓安装在灯壳上,安装方便;调光杆长度短不容易被折断;由于调光杆位于灯壳的中上部,当采用调光杆调光时可以观测反射镜的转动状况,调光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捷极光汽车灯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8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