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致动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883.2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世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1/00 | 分类号: | A47B91/00;F16H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秋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动螺杆 驱动件 内管 外管 线性致动器 连结套 本实用新型 长度变化 单驱动源 螺杆连接 内螺纹部 动螺杆 耐用性 伸长 穿设 盖套 连动 同位 转轴 收缩 架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性致动器结构,其包括有:一外管、一中管、一内管、一连动螺杆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的转轴穿设于连动螺杆而形成连动,且该而该连动螺杆一端固定有连结套而形成与中管的同位架设,又该连动螺杆另连接于该内管的盖套处,且该外管以螺杆连接于该连结套的内螺纹部,借此能由驱动件形成单驱动源,并直接带动中管与外管相对内管形成伸长与收缩的长度变化,使其结构大幅简化,并且为不易损坏,以提高其实用性与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致动器结构,尤指一种兼具缩小体积与提高实用性的线性致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按,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许多椅子、桌子等家具皆于达到稳定使用的前提下,会进一步改良令其更佳人性化与方便使用,而常见的改良方式是于桌脚或椅脚装设有高度调整机构,主要借由螺杆与固定的螺管座,供合齿轮组的游戏杆的旋转,使其达到旋转升降的操控,详观上述现有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现有的螺杆驱动机构若是采用单马达带动,该螺杆与齿轮的数量将会大幅增多,并会使用较长的螺杆,导致体积大而显得苯重,又若采用多个马达分别驱动时,同样无法形成轻量化,且该成本相对提高,控制上也相对复杂容易损坏,其整体设计在成本及实用性受限的情形下,无法达到有效缩小体积与降低成本的功效,以现行的升降调整结构,其实有进一步加以设计开发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线性致动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致动器结构,包括有:
一外管,该外管呈中空状于一端形成有一容置口,且该外管内部同轴向固定有一螺杆,而该螺杆延伸至容置口处;
一中管,该中管一端固定有一杆套,并由该杆套装设有一可旋转的连结套,又该连结套内部形成有一内螺纹部,且该中管穿设于该外管的容置口,并以该连结套的内螺纹部连接该螺杆,而该中管的另一端形成有一插设口;
一内管,该内管一端固定有一盖套,且该盖套形成有一内螺纹孔,又该内管以盖套端穿设于该中管的插设口;
一连动螺杆,该连动螺杆轴向开设有一贯孔,且该连动螺杆以一端的贯孔处套设固定于该中管的连结套,又该连动螺杆表面形成有螺纹并用以连接该盖套的内螺纹孔,且该连动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一限位件,并于限位件处开设有一多边形孔;以及
一驱动件,该驱动件链接有一转轴,且该转轴以相同多边形状插设于该多边形孔,借由驱动件带动转轴旋转形成连动螺杆的同步旋转,配合固定于该内管的盖套连结连动螺杆,与枢设于该中管的连结套连结螺杆,让中管与外管能同步相对内管进行伸长与缩短的位移。
其中,该杆套与连结套之间装设有一轴承,且该轴承同时夹设于该连结套与连动螺杆之间。
其中,该杆套处锁设有多个螺栓,并由螺栓阻挡该轴承形成限位效果。
其中,该连结套与连动螺杆以多个插销穿设而形成固定。
其中,该内管与盖套以多个插销穿设而形成固定。
其中,该连动螺杆与限位件以八角型内外缘形成防转固定。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该驱动件的转轴穿设于连动螺杆而形成连动,且该而该连动螺杆一端固定有连结套而形成与中管的同位架设,又该连动螺杆另连接于该内管的盖套处,且该外管以螺杆连接于该连结套的内螺纹部,借此能由驱动件形成单驱动源,并直接带动中管与外管相对内管形成伸长与收缩的长度变化,使其结构大幅简化,并且为不易损坏,以提高其实用性与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该驱动件的转轴穿设于连动螺杆与螺杆内,且该螺杆穿设于该连动螺杆内,借由转轴、连动螺杆及螺杆的重叠结构,让其外管、中管及内管皆能缩小其体积,借此兼具有降低所占空间与节省材料成本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世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捷世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