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896.X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江冠华;刘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蓄电池 负极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负极线束。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均采用蓄电池提供启动能源及各车载用电器的辅助能源,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载用电器的增加,对蓄电池及线束连接器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整车用电源头的蓄电池正负的供电性能则显得非常的重要,而线束与蓄电池的连接器也就是电瓶荘头的性能,就成为关系到整车的电气性能的关键。负极连接荘头多采用铜质材料,运用簧式或螺栓紧固方式与电瓶负极荘极紧固,但是往往因为过度的紧固或多次紧固之后,将铅质的蓄电池荘极磨损,致使无法紧固到位,或将负极连接荘头紧固变形,这样的连接往往导致接触面积减小,电气性能下降,接触电阻过大,甚至电火花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连接方便、可靠、安全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包括负极线缆、接线端子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所述底座的中央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上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座的两端设有限位柱三和限位柱四,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接线座连接,所述接线端子由一长条状金属片制成,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与所述负极线缆压接,一个长边向上翻起,形成一折边,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中间部分沿着长边方向折弯成圆环状,使得右端叠于所述左端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在圆环状的环面上设有一凹槽,所述接线柱上设有一凸起。
优选地,所述底座侧面与限位柱一、限位柱二的连接处均设有方向与侧面平行的水平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与滑槽同向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接线座的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限位柱三和限位柱四的表面设有保护套。可以防止负极接线座因磕碰而变形。
对于更大尺寸的负极线束,可以把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向两边扒开,放入负极线束后,由于弹簧的作用,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又互相靠拢,从而将负极线束夹住。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负极线束总成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克服行车碰撞或者发动机震动造成的电瓶负极线脱落的情况,安全易用。接线端子设有折边,折边在产品安装时可以增加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的底面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强导电性能。固定装置可防止负极接线座转动,从而避免负极接线柱因跟转而磨损变形,影响整车电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的侧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限位柱一;2、限位柱二;3、限位柱三;4、限位柱四;5、底座;6、定位块;7、弹簧;8、保护套;9、接线座;10、接线端子;11、负极线缆;12、凹槽;13、凸起;14、折边;15、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负极线束总成,包括负极线缆11、接线端子10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的一侧设有限位柱一1和限位柱二2,所述底座5的中央设有接线座9,所述接线座9上设有接线柱15,所述接线座9的两端设有限位柱三3和限位柱四4,所述接线端子10与所述接线座9连接,所述接线端子10由一长条状金属片制成,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与所述负极线缆11压接,一个长边向上翻起,形成一折边14,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中间部分沿着长边方向折弯成圆环状,使得右端叠于所述左端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车用ABS线束
- 下一篇:一种用于便携式移动电源的连接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