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带中心凸透镜的反射式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1956.8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9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岳韵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派斯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0 | 分类号: | G02B5/10;G02B3/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2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视 背光 中心 凸透镜 反射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带中心凸透镜的反射式透镜。
背景技术
背入式反射形电视背光透镜通过自身特性将LED发出的光扩散后打在扩散板上,使得在扩散板上呈现出更加均匀的辉度分布。由于LED发出的大部分光基本都向大角度方向出射,导致小角度方向的光急剧减少,特别是LED正上方位置,所以会使正上方形成暗区,产生暗颗粒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用于电视背光的带中心凸透镜的反射式透镜,使中间部分光线通过小角度方向单独出射,,增加LED正上方的亮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视背光的带中心凸透镜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的顶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为向透镜本体内部凹陷的倒圆锥面,所述反射面底部中央设置有朝上的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的顶部低于反射面的顶部,所述透镜本体底面设置有入光口,所述入光口设置有入光侧面和入光顶面,所述入光顶面包括弧形圆锥面,所述透镜本体的侧面为侧出光面,所述侧出光面的横截面为圆形,侧出光面从底部到顶部的横截面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反射面、凸透镜、侧出光面、入光侧面和入光顶面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侧出光面包括相互连接的直出光面和弧形出光面,所述直出光面的母线为直线,所述弧形出光面的母线为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入光侧面和入光顶面为回转面。
其中,凸透镜的表面积与透镜本体的表面积的百分比为3%-15%。
进一步的,所述凸透镜与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凸透镜的侧面为回转面,凸透镜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优选的,回转面的母线为直线、内凹的曲线或者外凸的曲线。进一步的,母线与凸透镜的轴线相交或不相交。
进一步的,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凸透镜的边缘厚度为0。
其中,所述反射面为全反射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把LED发出的光线分成三部分进行独立处理,中心通过凸透镜处理的光可以单独补充中心亮度,弥补正上方形成的暗区和产生的暗颗粒感。由于中间小角度光是通过独立结构进行控制的,所以可单独控制中心光的亮度及能量分布,独立控制透镜本体中间部分的视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4是凸透镜与弧形圆锥面的截面图;
图5是光经凸透镜出射的光路图;
图6是第一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三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四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五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六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七种凸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镜本体、2-反射面、3-凸透镜、4-入光口、5-侧出光面、6-支架、7-LED、41-入光侧面、42-入光顶面、43-弧形圆锥面、51-直出光面、52-弧形出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电视背光的带中心凸透镜的反射式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透镜本体1的顶面为反射面2,反射面2为全反射面。反射面2为向透镜本体1内部凹陷的倒圆锥面,反射面2底部中央设置有朝上的凸透镜3,凸透镜3的顶部低于反射面2的顶部。透镜本体1底面设置有入光口4,LED7安装在入光口4中。支架6为透镜本体1的装配支架,支架6可由实际情况进行变更。
入光口4设置有入光侧面41和入光顶面42,入光侧面41和入光顶面42为回转面,入光顶面42包括弧形圆锥面43,构成分光结构,入光口4把光分为两大部分;如图4、5所示,LED7的光出射后角度为α的光通过弧形圆锥面后角度变为β,其中β>α,再通过凸透镜3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角度变为了γ,其中γ<β,从而达到聚集的作用。凸透镜3主要是把经过弧形圆锥面43后的光进行聚集如图6所示,解决灯上暗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派斯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派斯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1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电子秤的电动搅面团机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搅拌的料理机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