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的钢塑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324.5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梁;李宇明;刘东林;魏虎鸣;胡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州钴钼稀有金***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钢塑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的钢塑膜。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目前,关于锂电池的包装,一种是采用金属钢或铝板通过焊接工艺形成方形或圆柱形的包装;另一种是通过将铝箔和聚丙烯树脂复合形成铝塑复合膜的包装。
对于第一种,采用方形或圆柱形钢壳或铝壳包装,采用这类材料的电池使用激光焊接进行封装,同时金属壳体较厚硬度较高,能有效防止电池膨胀和电解液产气,但无法实现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
对于第二种,采用铝塑粉盒膜包装,这种材料一般由铝箔和PP材料复合而成,容易实现封装,可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也不会产生爆炸等安全上的问题,但是由于铝层较软,整个包装材料硬度不够,对电池膨胀和内部产气时无法施加一定的压力,容易加剧电池极化和老化。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201420594005.7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钢塑膜,该专利的方案中利用不锈钢箔替代铝塑膜中的铝箔,采用一种“钢塑膜”作为锂电池的包装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包装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验后发现,用不锈钢箔替代铝塑膜作为锂电池包装材料的“钢塑膜”,虽然强度和硬度足够了,但其材料的柔韧性存在先天不足,形变能力差,从而使得材料的成型及加工仍然无法完全实现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材料应用不够灵活,从而使得这种方案得不到大范围的应用和产业化。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的钢塑膜,该钢塑膜既保证了包装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有效抑制了锂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缓解锂电池老化,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形变能力强,从而使得材料的成型及加工完全实现了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材料使用十分灵活。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锂电池的钢塑膜,由内至外依次包括PBT层、粘结层Ⅰ、涤纶层、粘结层Ⅱ、芯层、粘结层Ⅲ和PP层;芯层包括位于中心的SPCE低碳钢层、位于SPCE低碳钢层两侧的铁-镍结合层、位于铁-镍结合层两外侧的哑镍层、位于哑镍层两外侧的暗镍层;一面哑镍层和暗镍层的厚度和为1.2-3μm。
优选地,PBT层的厚度为10-12μm,涤纶层的厚度为15-25μm,芯层的厚度为15-63μm,PP层的厚度为25-35μm。
优选地,哑镍层与暗镍层的厚度比为2:1。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SPCE低碳钢层作为芯层的主要部分,用于替代铝塑膜中的铝膜,使其在保留了铝塑复合膜包装材料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包装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能有效抑制锂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缓解锂电池老化,提高使用寿命。与不锈钢箔相比,又结合各层的结构和材料组成,改善了锂电池包装材料的柔韧性,使其形变能力强,从而使得材料的成型及加工完全实现了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材料使用十分灵活,大大地提升了锂电池包装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材料和结构的特性,结合了铝塑膜和钢壳或铝壳的包装特性,同时兼具两者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铝塑膜包装材料硬度普遍偏低的问题,有效地改善了铝塑膜因硬度不够导致锂电池内部膨胀的问题,同时又保留了铝塑膜可薄型化、轻量化、异型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芯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PBT层,2-粘结层Ⅰ,3-涤纶层,4-粘结层Ⅱ,5-芯层,6-粘结层Ⅲ,7-PP层,51-SPCE低碳钢层,52-铁-镍结合层,53-哑镍层,54-暗镍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中金高能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