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392.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瞿涛;田昌勋;张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涛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6;A63B21/055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用上 锻炼 恢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上肢部骨质如果出现问题,往往需要长时间恢复,而其中,物理治疗方法有利于康复,然而只有在医院才有这样的训练设备,而病人往往在医疗包扎好以后只在医院住一个星期观察,就会回家休养,家里没有适当的设备,康复就非常慢,去健身房找锻炼的机械比较耽误时间,而且也无法定时定点进行锻炼,购买的机械大部分又过于昂贵,伤好之后会被弃置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所以现在急需一款可以在家进行训练的经济实惠的康复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包括框架结构和载重盒;所述框架结构设置有T型框架、按摩凸起、软垫、运动轮、延伸块、支撑块、滑轮、倾斜框架、滑杆和弹簧;所述T型框架横杆向下固接在框架结构的右侧位置;所述按摩凸起若干个均匀分布在T型框架竖杆的右下方位置;所述软垫设置在T型框架右端横杆的上表面位置;所述运动轮设置有四个,分别固接在T型框架横杆下方四角处;所述支撑块垂直固接在T型框架的最上方位置;所述倾斜框架倾斜45度固接在T型框架的左侧位置;所述滑杆设置在倾斜框架内部位置;所述弹簧下端固接在倾斜框架的下方,上端固接在载重盒的底部位置;所述载重盒设置有滑环、入口、卡槽、重铁块、卡块、连接杆、钢丝和把手;所述滑环设置有四个分别固接在载重盒的下侧四角处,滑环套接在滑杆上;所述入口固接在载重盒的左侧位置;所述卡槽若干个等距对称固接在载重盒的前后两侧位置;所述重铁块设置在载重盒中;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分别垂直固接在载重盒左侧前后卡槽的正上方位置;所述钢丝左端连接在连接杆上,右端绕过滑轮的挡板下方延伸至T型框架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延伸块固接在T型框架竖杆右上方位置,延伸块右侧设置有凹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垂直固接在支撑块上方位置,滑轮上端设置有弧形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块设置在重铁块的两端位置,卡块和卡槽相互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固接在钢丝的右端,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凸起起到按摩使用者的作用;软垫使使用者坐的更加舒适;运动轮使整个装置移动更加便捷;滑环使载重盒在滑杆上滑动;重物从入口进入载重盒中,用来增加使用者的运动量;重铁块起到增加重量的作用;使用者通过入口和卡槽方便加入或取下重铁块;使用者握住把手进行锻炼;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中载重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中重铁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中滑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医疗用上肢锻炼恢复装置中延伸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结构,2-载重盒,3-弹簧,4-滑杆,5-滑轮,6-钢丝,7-把手,8-重铁块,9-卡块,10-连接杆,11-滑环,12-卡槽,13-倾斜框架,14-T型框架,15-软垫,16-按摩凸起,17-入口,18-运动轮,19-支撑块,20-延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涛,未经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