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3669.0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东煌明大环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22 | 分类号: | B63B27/22;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加大的提升,各种垃圾的量也随之增多,其中一部分的垃圾因为各种原因(比如人随时丢弃等)落入水域中。
在水域较广的地区,尤其是在中国南方、江河网络比较发达;一些垃圾(比如塑料袋、塑料瓶等)会漂浮在水面上;对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清理比较麻烦,目前通常是依靠人工将垃圾捞起清理,效率比较低、劳动强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收集船,可以自动地在卸载垃圾状态、收集垃圾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自动地卸载、收集垃圾,进而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船,包括自动收集卸载装置,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垃圾收集船的自动收集卸载装置,其包括收集卸载装置;收集卸载装置包括整体呈槽状的收集槽、安装座以及储存槽,收集槽设置在安装座上方、且与安装座铰接;储存槽的前端开口,储存槽的前端设置在收集槽尾端的下方;收集槽内设置有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储存槽内壁的底端设置有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安装座还包括支撑座、以及支撑气缸,收集槽底端还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支撑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铰接座铰接。通过控制支撑气缸的伸缩,可以调节收集槽的倾斜角A,使倾斜角A在十五度且小于二十一度的范围内,比较方便。
优选地,收集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倾斜角A;则满足倾斜角A大于十五度且小于二十一度。
优选地,倾斜角A为十八度。
进一步地,收集槽的两侧均为侧板,侧板的前端均设置有与侧板铰接的开合板;收集槽的两侧均还设置有开合气缸,开合气缸的两端分别与侧板、开合板铰接。通过控制开合气缸的伸缩,可以使开合板打开或者关闭;开合板打开时,可以增大垃圾收集的宽度、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开合板关闭时,可以减小收集槽的整体宽度,使收集槽比较便于移动。
优选地,输送装置包括链网、以及至少两个链轮;链网套在各链轮上,一个链轮与动力装置连接;链网为不锈钢链网。启动输送装置可以将从收集槽掉落到储存槽内的垃圾向后运输,避免储存槽内的垃圾过于集中、使储存槽空间利用率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船的自动收集卸载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自动地收集垃圾;
2)、可以自动地调节收集槽的倾斜角A;
3)、可以增大垃圾收集的宽度、提高垃圾收集的效率;
4)、启动输送装置可以将从收集槽掉落到储存槽内的垃圾向后运输,避免储存槽内的垃圾过于集中、使储存槽空间利用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船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垃圾收集船,其包括船体以及收集卸载装置;船体设置有首尖舱、空舱、机舱、舵机舱以及驾驶室;空舱的上端面高于首尖舱;收集卸载装置包括整体呈槽状的收集槽、安装座以及储存槽,收集槽设置在安装座上方、且与安装座铰接(通过销轴铰接);储存槽的前端开口,储存槽的前端设置在收集槽尾端的下方;收集槽内设置有输送装置;收集槽通过安装座安装在首尖舱,储存槽安装在空舱上。
优选地,船体的设计吃水深度为0.7m;首尖舱、空舱、机舱以及舵机舱宽度相等、且长度比为3:6:10:3。可以在尽可能提高船体的承重的同时,还可以保持船体平衡。
进一步地,储存槽还设置有平移装置;储存槽通过平移装置安装在空舱上;储存槽内壁的底端设置有输送装置;安装座还包括支撑座、以及支撑气缸,收集槽底端还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支撑气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铰接座铰接。可以自动地在卸载垃圾状态、收集垃圾状态之间切换,从而可以自动地卸载、收集垃圾,进而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
进一步地,机舱内的两侧还对称地设置有水箱。通过调节水箱内的水量,可以保证垃圾收集船平衡。
优选地,收集槽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倾斜角A;则满足倾斜角A大于十五度且小于二十一度。
优选地,倾斜角A为十八度。
进一步地,收集槽前端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铲板;铲板与收集槽底端面的夹角为一百六十二度。铲板接近水平且插入水中,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使船体向前行驶时船体的前端比较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东煌明大环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东煌明大环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3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控制电路
- 下一篇:虹膜识别光学成像透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