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织原浆浆料加工的深度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818.5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2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庆斌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6;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织 原浆 浆料 加工 深度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纺织原浆浆料加工的深度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纺织成品的制备之前,需要对原浆料进行一定程度的搅拌混合,以确保物料的均匀性,但以往浆料混合设备的内腔中的混合机构仅仅具有单层物料的搅拌效果,根本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混料处理,一些粘结在侧壁或者底壁上的浆料无法进行有效的混合处理,不仅内部的混合效果较差而且很容易导致物料的浪费,原浆浆料原料通常被直接投入腔体内部,而不行过任何的预混料输送处理,直接造成后续加工的困难进而影响整体的混合效果,同时在浆料的处理过程中,传统的混合机处在常温状态,过低的桶体环境降低了内部的反应混合速率,影响同一时间下的搅拌处理效果,不仅如此,现有混合设备在使用完毕后,需要人工进行内腔的清洗,这不仅增加了工人师傅的劳动强度,而且内腔清洗不够干净,这些问题都限制了纺织行业的发展,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纺织原浆浆料加工的深度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纺织原浆浆料加工的深度搅拌装置,包括混合壳体,所述混合壳体的壳体外部套设有保温外层,所述保温外层的套体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混合壳体的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布置的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与保温外层上的凹槽结构相互适配,所述加热盘管的右侧上方端部连接有热水导入管,所述加热盘管的左侧下方端部连接有冷水导出管,所述混合壳体的机体下方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轮齿上配合设置有随动锥齿轮,所述随动锥齿轮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混合搅拌轴,所述混合搅拌轴通过固定轴承伸入混合壳体的内腔体中,所述混合搅拌轴的轴体内部设置有空心结构且轴体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洒小孔,所述混合搅拌轴的顶端通过水管卡转套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管体上设置有控流开关和小型抽水泵,所述输水管道的端部连接至储水箱体的出水口,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上部和下部轴体两侧分别设置有板式搅拌叶片和螺旋式搅拌叶片,所述混合搅拌轴的中部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水平支撑杆,所述水平支撑杆的端部安装有条形刮料板,所述混合搅拌轴的轴体底部侧壁两侧设置有底部转盘,所述底部转盘的盘体下方还一体设置有辅助挡块,所述混合壳体的上方还固定设置有预混料输送机,所述预混料输送机的内腔中心位置可转动设置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的轴体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搅拌轴的左侧机体外部通过输送带连接至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预混料输送机的右侧上方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腔中设置有布料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水导出管的管体上设置有启闭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式搅拌叶片的叶体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扰流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条形刮料板的板体表面设置有刮料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混料输送机的左侧底壁与混合壳体的顶壁之间通过输料锥管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庆斌,未经方庆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土用双轴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自带自助入料机构的立式化工物料混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