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室外多用途结构板预埋弯管式防臭积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4923.9 | 申请日: | 201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6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江;高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高扬卫生设备同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C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室外 多用途 结构 板预埋 弯管 防臭 积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室外多用途结构板预埋弯管式防臭积水处理系统,属于填层内积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排水立管在室内安装,在排水时产生噪音,现在楼房层数越来越高,产生的噪音数越来越频繁,随着人民居住水平提高,对噪音很烦,为了解决把排水立管移到室外、管道井内安装,传统做法在墙体预留孔洞、人工钻孔,安装排水管道,必须用水泥砂浆封堵密封,费时、费工、费料,容易产生干裂缝破坏防水层,引起渗漏,当同层排水时渗漏现象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排水立管是铸铁管、PE管或聚丙烯管时,以及PVC排水立管在室外管道井安装时遇到的问题,公开一种室外多用途结构板预埋弯管式防臭积水处理系统,能双重防臭,且形成的水封深度≥50mm。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室外多用途结构板预埋弯管式防臭积水处理系统,包括穿墙偏心预埋组件和积水处理组件,所述积水处理组件预埋在结构板中,所述穿墙偏心预埋组件预埋在墙体中,所述穿墙偏心预埋组件和积水处理组件之间通过积水排水管连通,所述积水排水管倾斜设置,其坡度≥6‰,便于积水从积水处理组件中流向穿墙偏心预埋组件中,所述结构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为倾斜面,其坡度≥6‰,所述找平层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水层,便于防水层上的积水排入积水处理组件中,所述积水处理组件的上端面与找平层的最低处齐平;
所述积水处理组件的结构为:包括壳体、水封弯管、盖板、排水盘和密封材料,所述壳体为上面以及一侧面为开口的壳状结构,且所述壳体的开口侧面上设置有排水管承口,所述排水管承口对应连接在壳体的侧面开口上,且所述排水管承口和壳体一体成型,所述水封弯管位于壳体内腔,且所述水封弯管的一端朝向壳体底部,所述水封弯管的另一端插装在排水管承口内,所述水封弯管朝向壳体底部的一端与壳体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壳体、水封弯管和排水管承口配合形成水封,所述水封弯管和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填充有密封材料,且所述密封材料在吸水状态时能膨胀,所述密封材料在未膨胀时,其上端面介于朝向壳体底部的水封弯管底端和排水管承口最底端之间,所述壳体的上开口上设置有环状的盖板,所述盖板的环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承口,所述排水盘匹配安装在盖板最上端的承口上,所述排水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排水孔。
所述穿墙偏心预埋组件的结构为:所述包括室内偏心件和室外管道井偏心件,所述室外管道井偏心件为两端不同管径的二通管,且较大管径的一端为室内承口,另一端为管道井排水承口,所述室外管道井偏心件预埋在墙体内,所述管道井排水承口通过连接管与室外管道井立管连通,所述室内偏心件匹配插装在室内承口内,所述室内偏心件为双偏心孔结构,其中,位于室内偏心件上部的大孔为室内排水承口,位于室内偏心件下部的小孔为积水排水承口,所述室内排水承口和积水排水承口之间用偏心隔板隔开,所述室内排水承口用于与室内排水管道连通,所述积水排水承口用于与室内积水管道连通。
所述偏心隔板为空心槽状结构,且朝向室外管道井偏心件内部的一端为开口状。
所述管道井排水承口的外侧面端部设置有加强环。
所述管道井排水承口和室内排水承口上均匹配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用于水泥浇注时密封管道井排水承口和室内排水承口。
所述水封弯管一侧外壁紧贴壳体开口侧端内壁设置。
所述排水管承口内的一端插装有水封弯管,所述排水管承口的另一端插装有偏心件。
所述壳体、水封弯管和排水管承口配合形成的水封深度≥50mm。
所述壳体、水封弯管、盖板、排水盘、排水管承口和偏心件的外形截面为圆形、或为方形、或为长方形、或为多边形。
所述壳体底端外侧设置有地脚,所述地脚和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地脚将壳体固定在模板上。
所述排水孔内插装有小堵头或密封胶垫,用于做防水层验收的蓄水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高扬卫生设备同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高扬卫生设备同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4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