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门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5535.2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乐丰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8 | 分类号: | B66B1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轿门 锁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电梯门通常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轿门驱动器进行开合,为了防止轿厢门被人为地手动打开,电梯上通常会设置轿门锁定装置。现有的轿门锁定装置包括机械式和电动式。机械式电梯轿门锁定装置在轿厢行进期间通过辊与设置在各层井道内的引导表面接触实现,采用摩擦限位,容易导致部件磨损,且噪音较大,所以,一些轿门锁定装置为确保轿厢行进期间辊与引导表面的间隙而增加手动装置,缺点在于轿门不能自动动作,存在操作麻烦的问题。电子式轿门锁定装置采用电力制动器来保持棍与引导表面间的间隙,缺点在于锁定操作需要电力,在停电情况下会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梯的门锁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侧开式电梯轿门锁定装置,侧开式电梯包括电梯层门、电梯轿厢,电梯轿门包括轿厢周处的框架和用于打开关闭轿厢的门板,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门板和框架中的一个部件上的锁块、滑动的设置在门板和框架中的另一个部件上的锁座、以及转动的设置在锁座上用于与锁块相锁合锁定电梯轿门的锁钩、用于驱动锁钩转动锁定的锁定机构、用于驱动锁钩转动解锁的解锁机构,锁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轿门锁定装置还包括有推动锁座向第二位置滑动的推动装置;
门板关闭时,锁块推动锁座滑动至第一位置,锁钩向下转动并与锁块锁合,锁定装置锁定;
门板打开时,推动装置推动锁座滑动至第二位置,锁钩向上转动并与锁块脱离锁合,锁定装置解锁。
优选地,解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锁钩远离锁块的一侧上的用于带动锁钩向上转动与锁块脱离锁合的解锁球。
优选地,解锁机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门板和框架中的一个部件上的挡杆,门板关闭时,锁块推动锁座滑动至第一位置,挡杆与解锁球脱离接触,锁钩在锁定机构的作用力下向下转动并与锁块锁合;在电梯运行至平层的电梯层门处时,门板打开,锁块与锁座脱离接触,推动装置推动锁座滑动至第二位置,挡杆与解锁球接触,解锁球带动锁钩向上转动并与锁块脱离锁合。
优选地,电梯层门包括可移动打开的层门门板和相对固定的层门框架,挡杆固定设于层门框架上并位于解锁球的靠近锁块的一侧。
优选地,锁座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解锁球与档杆相邻点的水平距离距离为5mm~7mm。
优选地,锁座所处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水平距离为14mm~19mm。
优选地,锁定装置锁定时,锁钩与锁块锁合,锁钩与锁块的锁合面间隙为2mm~5mm。
优选地,锁定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锁钩上,另一端连接在锁座上的第一弹性件,轿门锁定装置锁定,第一弹性件处于收缩状态,轿门锁定装置解锁,第一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优选地,推动装置为连接在锁座远离锁块的一端的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锁块固定连接在门板上,锁座滑动的连接在框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侧开式电梯轿门锁定装置,在轿门关闭到位后,锁定机构自动驱使锁钩向下转动与锁块锁合,并在电梯运行后离开平层时,档杆(档杆是设置在平层的层门框架上的)不会触碰到解锁球,以防止人为或者其他方向的力导致轿门门板突然打开,造成危险,在电梯运行至平层时,电梯轿门的门板打开,解锁机构自动激活(即档杆与解锁球相触碰)并驱使锁钩向上转动与锁块脱离锁合,安全开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开式电梯轿门及锁定装置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锁定状态结构示意图(锁座位于第一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轿厢运行至平层时,锁定装置解锁状态结构示意图(锁座位于第二位置);
其中;1、框架;2、门板;3、锁块;4、锁座;41、锁钩;50、解锁球;51、挡杆;61、第一弹性件;62、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乐丰电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乐丰电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5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储能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 下一篇:一种C形展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