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225.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1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黄小林;林黑着;虞为;周传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网箱 养殖 防治 小瓜虫 辅助 衣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
背景技术
金鲳,学名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又名黄腊鲳,广盐暖水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温带、热带海域,随着金鲳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得以广泛养殖,金鲳运动量大、水质要求相对较高,适合高密度网箱养殖,2014年我国金鲳的养殖产量超过10万吨,是我国海水养殖鱼类中推广非常成功的一个品种;海水小瓜虫病是危害金鲳网箱养殖最为严重的病害,也叫白点病,该病是因刺激隐核虫(俗称小瓜虫)感染引起,该虫寄生的胞囊可在金鲳的鳃和体表形成明显白点,南方养殖区全年都可检测到,春秋季节,水温25-30℃时,最易暴发并感染大部分养殖品种,此病常导致大量养殖鱼类死亡。2016年广西铁山港金鲳养殖区暴发小瓜虫病,几乎全区养殖的金鲳均出现狂游、呼吸困难、浮头现象,因本次病害暴发迅猛,最终近80%的金鲳因窒息或体能消耗过多而死亡,总体损失上千万元。
目前,针对金鲳感染小瓜虫尚无理想的防治措施,一旦暴发,药物治疗效果已是十分有限。现有最好的防治方法是将金鲳用淡水浸泡和移动网箱至水质好、流速快的深海区域,刺激隐核虫在淡水中因渗透压的突然改变而失去吸附能力,从而脱离鱼体,浸泡时间长可使虫体细胞破裂而死亡。小瓜虫感染鱼体并发育成熟后(3~5天)会脱离宿主并形成包囊,包囊无性繁殖分裂成许多可感染鱼体的幼体。将网箱移至水质好、流速快的深海区域,可使包囊脱离宿主后被水流带走。如何在海中将大量感染小瓜虫的金鲳在低应激反应情况下转移到淡水环境进行浸泡,是养殖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旨在解决金鲳在养殖过程中,因感染小瓜虫后难以在低应激反应下转移到淡水环境进行浸泡以得以治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 ,包括上下开口的围网,以及与所述围网连接的上端开口的防水袋,所述防水袋位于所述围网下端,且所述防水袋上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与所述围网下端开口大小及形状一致,所述防水袋底部设有一网状过水口,所述网状过水口边缘设有束紧拉绳,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
优选地,所述围网的俯视图形为方形。
优选地,所述围网大小为长×宽×高为2m×2m×2m~8m×8m×6m。
优选地,所述围网为尼龙网、塑料网或金属网。
优选地,所述防水袋为PVC防水帆布袋。
优选地,所述网状过水口为圆形,直径为0.2~1 m。
优选地,所述网状过水口边缘设有相对的第一束紧拉绳以及第二束紧拉绳,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网状过水口。
优选地,所述束紧拉绳为尼龙绳、麻绳或金属丝。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网衣装置通过在底部设一网状过水口,网状过水口设有相对的两根束紧拉绳,拉紧拉绳可以将网状过水口闭合,使网衣装置内的淡水与外面的海水隔离开,从而形成一个淡水环境,感染刺激隐核虫的金鲳可在淡水中浸泡,以洗掉附着在体表的刺激隐核虫,达到防治效果,该网衣装置可实现在海上网箱中将金鲳用淡水浸泡以防治刺激隐核虫病害,同时,全程不需直接抓捕金鲳,减少因捕捞引起的应激反应。该装置具有设计合理、操作过程鱼体应激小、不伤鱼、结构简单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网箱养殖金鲳防治小瓜虫的辅助网衣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状过水口打开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网状过水口关闭状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网衣装置将金鲳由海水环境转移至淡水环境的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