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体内缺陷的精确定位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8995.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郑慧峰;王月兵;曹永刚;郭世旭;赵鹏;呼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体内 缺陷 精确 定位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体内缺陷的精确定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探测出被检物体内部缺陷的有无、大小、位置等参数。声波层析成像法作为无损检测的方法之一,通过发射声波穿透物体内部,获得携带被检物体的材料性能、内部结构等诸多信息的接收信号,该信号主要反映声时、波速、幅值及波形等声学参数的大小及变化。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分析,进而对物体内部质量作出评判。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多个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对物体进行检测,从而获得接收换能器采集到的信号投影信息。然而,在具体检测过程中,换能器的使用个数多少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倘若需求的换能器数量较多,则会增加一定的经济成本。因此,如何解决既能够节省换能器的使用个数,又能对物体内缺陷进行精确定位的问题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金属体内缺陷的精确定位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水箱、二维运动控制机构、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前置放大器、数字示波器、上位机、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信号发生器的触发信号接到数字示波器的外部触发端,用于捕获波形或计算时延,同时信号发生器发射的声波信号连接至功率放大器,信号被放大后驱动发射换能器工作;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分别安装在二维运动控制机构中,并没入水箱中,在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设有带测金属体,接收换能器获取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器滤波放大处理后,再由数字示波器进行采集和显示;上位机通过二维运动控制机构控制换能器的运动,并通过RS232通信接口对数字示波器的信号进行读取。
进一步说,所述的信号发生器型号为DG1022U。
进一步说,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型号为RPR-4000。
进一步说,所述的前置放大器型号为SR560。
进一步说,所述的数字示波器型号为DS2102。
进一步说,所述的二维运动控制机构采用PXI-7358多轴运动控制卡驱动电机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发射换能器在某一位置发射信号,接收换能器在某点接收信号之后,通过运动机构控制接收换能器的运动,便可以获取在下一个位置的接收信号。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发射换能器的位置,这样,仅采用了一对收发换能器便可以达到多发多收的效果。此外,本装置采用二维运动方式,在完成一个截面的扫描成像后,可以进行下一个截面的成像,只要扫面截面足够多,便可以精准获得被检物体内的缺陷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精准定位缺陷,而且避免了因换能器的需求个数多而带来的诸多不便。该检测装置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呈现,本实用新型实现成本低,安全可靠,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总构成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运动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中:(1)y方向丝杆;(2) x方向丝杆;(3) 发射换能器;(4) 置物台;(5)连接杆;(6)固定盘;(7)夹具;(8)接收换能器;(9)水箱;(10)被检金属体;(11)金属体内缺陷;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发多收”示意图;
图中:(3)发射换能器;(8) 接收换能器;(12) 声波传播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做进一步描述,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进一步明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89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卡接稳定且能自动滚动广告带的广告牌
- 下一篇:面料(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