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379.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苏明;王世忠;周爱民;周家勇;朱求源;徐宇哲;吴育家;姜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4F13/072 | 分类号: | F24F13/072;F24F13/14;F24F1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缝式 送风 装置 | ||
1.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入风口、出风口、条缝式送风部;所述条缝式送风部设置在入风口与出风口之间,所述条缝式送风部包括元件本体、多孔挡流板、风量调节叶片组、风向调节叶片组、第一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法兰;所述元件本体为直角梯形体结构,所述元件本体的斜边设置在入风口处,所述元件本体的斜边对应的直角边设置在出风口处;所述多孔挡流板、风量调节叶片组、风向调节叶片组沿气流方向依次设置在元件本体内;所述多孔挡流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元件本体的斜边;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组各叶片端部沿长度方向通过第一活动连杆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元件本体内,所述第一活动连杆的外端穿过元件本体的壳壁固定卡接在第一联动机构上,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与各叶片相配合的第一联动臂,所述第一联动杆上设置有与第一联动臂端部相配合的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联动臂,所述第一联动臂的另一端通过轴孔卡接有第一活动连杆的外端,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风向调节叶片组各叶片端部沿长度方向通过第二活动连杆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元件本体内,所述第二活动连杆的外端穿过元件本体的壳壁固定卡接在第二联动机构上,所述第二联动机构与第一联动机构结构相同且与相对应的各叶片组相配合;所述法兰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元件本体斜边对应的直角边上,所述法兰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条缝式送风装置通过安装孔安装在矩形风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组各叶片沿元件本体长度方向依次竖直排列,所述风向调节叶片组各叶片沿元件本体两平行直角边方向依次水平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挡流板上均布设置有若干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波纹管,所述通孔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波纹管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电动执行器驱动。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叶片组各叶片两侧之间设置有柔性材料,所述柔性材料之间在风量调节叶片组闭合时为无间隙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由天然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间隙配合结构为齿牙啮合式配合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条缝式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间隙配合结构为板状啮合式配合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3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空气净化风口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条缝型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