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水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848.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丁祖德;张博;杜婷;李晓琴;李夕松;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沟,属于排水基础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快速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排水系统建设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之一。如路面边沟、隧道边沟等常见的排水沟。
现有技术中,隧道边沟结构均是由排水沟槽和盖板组成,即盖板搭设于排水沟槽的沟壁上,盖板和沟壁分体式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车辆的碾压,水沟盖板易松动、位移、变形,会造成盖板和盖板支撑处的沟壁破损;在雨季或能见度差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车辆沉陷、行人跌落至排水沟槽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沟,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水沟,包括U型排水本体1和设于U型排水本体1顶部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与U型排水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U型排水本体1的两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分别连接于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的支撑隔板3,支撑隔板3两侧形成排水腔道4,各排水腔道4顶部设有多个贯穿于盖板2并与排水腔道4相通的泄水孔5。
所述盖板2于靠近U型排水本体1两侧板处设有向内侧倾斜的引水坡道6。
所述支撑隔板3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排水腔道4的连通孔7。
所述支撑隔板3设有一块、且支撑隔板3连接于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的中间位置;或者支撑隔板3设有两块、且两块支撑隔板3沿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间隔均匀布置。
所述泄水孔5沿盖板2错层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该一体式的排水沟可在工厂预制成型,也可现场浇筑成型;该排水沟的盖板与U型排水本体为一体式结构,不可分离,故能够避免盖板被车辆反复碾压后出现位移,不会造成车辆沉陷、行人跌落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该支撑隔板支撑于盖板底部,一方面提高了该排水沟的承载能力,其盖板不会破损,提高了排水沟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支撑隔板两侧均形成排水腔道,水流从泄水孔进入其下部相应的排水腔道内流出,起到了分流作用。此种水沟的清污工作可通过每隔一段距离设置的清污井,通过使用高压水枪和吸污泵方便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于路面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安装于路面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U型排水本体,2-盖板,3-支撑隔板,4-排水腔道,5-泄水孔,6-引水坡道,7-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排水沟,包括U型排水本体1和设于U型排水本体1顶部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与U型排水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U型排水本体1的两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分别连接于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的支撑隔板3,支撑隔板3两侧形成排水腔道4,各排水腔道4顶部设有多个贯穿于盖板2并与排水腔道4相通的泄水孔5。
所述盖板2于靠近U型排水本体1两侧板处设有向内侧倾斜的引水坡道6(该引水坡道6使水能够快速的向泄水孔5方向流动,保证了水流的方向和速度,起到导流作用)。
所述支撑隔板3上开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排水腔道4的连通孔7(如图1中可以看出支撑隔板3上设置了一个连通孔7,该连通孔也可设置多个,如两个、三个,该连通孔7能够平衡相邻两个排水腔道4的水压,保证支撑隔板3的受力均匀)。
所述支撑隔板3设有一块、且支撑隔板3连接于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的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即该排水沟具有两个排水腔道4,适用于排水量较小的区域)。
所述泄水孔5沿盖板2错层布置(这样设置,一方面避免了盖板2应力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盖板2的强度,另一方面,增大了泄水面积,提高了排水效率)。
实施例2:如图4-6所示,一种排水沟,包括U型排水本体1和设于U型排水本体1顶部的盖板2,所述盖板2与U型排水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U型排水本体1的两侧板之间设有用于分别连接于盖板2和U型排水本体1底板的支撑隔板3,支撑隔板3两侧形成排水腔道4,各排水腔道4顶部设有多个贯穿于盖板2并与排水腔道4相通的泄水孔5。
所述盖板2于靠近U型排水本体1两侧板处设有向内侧倾斜的引水坡道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