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0925.4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8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魏骞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阀门 减速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
背景技术
阀门的减速箱与阀杆一般采用键槽连接,长期使用固定后,减速箱与阀杆连接处经常咬死,拆卸困难。常规拆卸方法(撬动、拉马等)适用性差,容易损坏减速箱及阀杆,且拆卸比较费力。以拉马为例,传统拉马存在三个问题:1、拉爪位置是固定的,左右宽度无法调节,2、拉住物体后拉爪不固定,容易崩开。3、由于阀门结构不同,能使用的拉力极限也不同,传统上没有为拆卸阀门减速箱专用的拉马,工作时容易因拉力过大损害阀门或因拉力过小而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该拆卸器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包括:底座、多个拉爪、拉爪固定器、千斤顶,所述底座中心设有固定槽,所述千斤顶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千斤顶顶部安装有铜帽,所述铜帽用于顶住所述阀门中的阀杆,所述底座边侧设有与所述拉爪个数匹配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上下开孔,所述拉爪一端穿过所述调节槽,采用螺母固定,另一端用于抓住所述减速箱的外壳,所述拉爪固定器包括中央固定架和多个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与所述中央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个数与所述拉爪个数匹配,所述拉爪固定器的中央固定架设有通孔,所述中央固定架的通孔穿过所述铜帽,每个所述拉爪的中上部设有固定孔,位置相同,所述拉爪固定器的支架穿过与之对应的拉爪的固定孔,采用紧固螺栓固定。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背部设有加强筋,所述拉爪穿过所述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拉爪直径小于所述调节槽宽度,所述拉爪在所述调节槽中可左右移动调整距离。
进一步,所述千斤顶采用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所述铜帽采用可拆卸式安装,根据阀杆粗细可进行更换。
进一步,所述拉爪上的固定孔为矩形孔,所述拉爪固定器的支架在矩形孔内可上下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该拆卸器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通过在底座两侧各设一个调节槽,且调节槽的宽度大于拉杆的直径,实现了拉杆可通过左右移动来调整距离;拉爪固定器可以固定拉爪,防止崩开,保证了维修人员的安全;铜帽为可拆卸式安装,可以根据阀杆粗细可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的底座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千斤顶;3、拉爪;4、拉爪固定器;41、中央固定架;42、支架;5、加强筋;6、调节槽;7、固定槽;8、螺母;9、铜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阀门减速箱的拆卸器,包括:底座1、多个拉爪3、拉爪固定器4、千斤顶2,底座1中心设有固定槽7,千斤顶2底部固定于固定槽7中,具体地,千斤顶2采用液压千斤顶2;千斤顶2顶部安装有铜帽9,铜帽9用于顶住阀门中的阀杆,具体地,铜帽9采用可拆卸式安装,根据阀杆粗细可进行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09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