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123.5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1/04 | 分类号: | B32B11/04;B32B27/36;B32B27/32;B32B7/10;B32B7/06;B32B33/00;E04D5/1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聚合物 改性沥青 防水 卷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普遍延伸率低,很难满足基层变化大的防水工程中,且用于屋面工程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易老化,丧失防水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耐老化性能好、强度高、延伸率大,施工方便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阻隔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增韧层、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隔离层。
进一步,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为SBS改性沥青材料层或者SBS/PP改性沥青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为SBR/SBS改性沥青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阻隔层为镀铝聚酯PET膜层。
进一步,所述阻隔层的厚度范围为0.2-0.3mm。
进一步,所述增韧层为强力交叉膜层或聚乙烯膜HDPE层。
进一步,所述增韧层的厚度范围为0.2mm-0.3mm。
进一步,所述隔离层为硅油聚乙烯膜层,其厚度为0.04mm。
进一步,所述防水卷材的厚度范围为1.2mm~2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具有以下优势:
(1)因设置了增韧层,可使材料的断裂延伸率显著提高,使材料能够满足基层变化较大的场合,提高了屋面防水系统的安全性。
(2)由于采用了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使材料成本有所降低。
(3)由于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选择SBS/PP改性沥青材料层,可使该材料的耐热性能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层次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阻隔层;2、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3、增韧层;4、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5、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阻隔层1、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2、增韧层3、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4、隔离层5;且五层的厚度之和为1.2mm~2mm。
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层2为SBS改性沥青材料层或者SBS/PP改性沥青材料层。
所述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4为SBR/SBS改性沥青材料层。
所述的阻隔层1为镀铝聚酯PET膜层,且厚度为0.2-0.3mm,具有反射热能及紫外线的功能。
所述增韧层3为强力交叉膜层或聚乙烯膜层(HDPE),其厚度为0.2-0.3mm,断裂伸长率可达到300%以上。
所述隔离层5为硅油聚乙烯膜层,其厚度为0.04mm。
本实例的施工过程:
在常温下粘接冷施工,在施工时将隔离层5揭掉并将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4向下与基面粘接在一起,与基面满粘,大大增加了屋面防水的安全性;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拉力大、延伸率好,防水性能优异,可适合多种防水工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禹红建筑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