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适应顺风给水的冷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1506.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鲍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碧海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顺风 给水 冷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适应顺风给水的冷风机,尤其涉及对部件散分槽的改进。
冷风机俗称还包括冷风扇、蒸发式冷风机等。
背景技术
冷风机与空调的工作原理不同,其主要是通过水在蒸发过程中吸热的原理实现对空气降温。
现有的冷风机主要部件包括帘芯(其包括顶面、底面和进、出风侧面)、风机、下水箱、水泵、散分槽及其多个出水通道。
下水箱设于帘芯之下可储水,水泵持续地将下水箱中的水抽送到设于帘芯之上的散分槽中起到提高给水位置的作用,散分槽中的水利用重力的作用由其设有的多个出水通道分散地落向帘芯的顶面,帘芯的顶面的水会沿着帘芯向其底面流动;帘芯一般采用多层波纹结构,用以增大帘芯上的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进而加强蒸发水的效果;当风机运转后,冷风机外部的热空气被抽进并使其由帘芯的进风侧面吹入再由其出风侧面吹出,帘芯上的水被热空气蒸发并随之消耗热能,从而制得带有一定湿度的凉风,而帘芯上未被蒸发的水则由帘芯的底面流出并回落到下水箱中。
冷风机耗电与普通风扇相当,并以普通的水作为制冷液,所以相对空调而言节能和环保。
但是现有的冷风机普遍存在以下一些缺陷:
1、制冷时向帘芯给水的状态需要保持缓慢
由于现有的冷风机在持续制冷的使用过程中,风机会不停地产生风与帘芯上的水接触,如果向帘芯给水的力度或量过大,就会导致帘芯上的水被风吹得四处溅射或被直接吹出冷风机,为此不仅容易产生腐蚀机器部件和造成电气线路短路等安全隐患,还会增大不必要的耗水量;所以现有的冷风机制冷的基本原理既包括蒸发水带走热能也包括向帘芯缓慢给水,一般采用小功率水泵慢慢向散分槽给水再由其缓缓向帘芯落水,其给水的力度或量都会一直保持在小或少的状态上,以防止风会吹水,并且散分槽中也不会形成水位,刚刚够每个出水通道向帘芯落水即可。
2、帘芯比较干燥
潮湿的物品在无气体或液体流通的情况下容易霉腐损坏,为此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冷风机在关机时都会将帘芯上的水吹干以利于安全地存放;而当冷风机开机制冷时,干燥的帘芯自身会吸附掉一部分给水,使得只有一部分给水在其上流动,所以会降低水在其上流动的速度和流量。
3、帘芯面积和阻力都比较大
由于帘芯采用多层波纹结构,为此面积和阻力都比较大,其上的流水也会被减慢流动的速度和缩短流动的距离。
4、帘芯在风机给风的方向上不能被水全面浸湿
散分槽一般都位于帘芯的上方并向帘芯的顶面落水,帘芯的顶面的水会沿着帘芯向其底面流动,在此过程中风由帘芯的进风侧面吹入再由其出风侧面吹出并与水接触,由于风力的推送作用还会导致帘芯中的水偏向出风侧面流动,为此靠近此面那部分帘芯就会被快速浸湿;而位于进风侧面的那部分帘芯则只有较少或没有水流动,加之受前面所提到的帘芯干燥、落水状态缓慢、扩散浸湿效果不佳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此部分帘芯也会一直都处于干燥状态。
鉴于上述第1、2、3和4小条所述的原因,帘芯被浸湿的速度会比较缓慢,进而制冷的速度也就缓慢;并且帘芯会有部分始终不能获得流水进而不能被浸湿,为此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就会骤然减少,其制冷效果也就会随之被大打折扣,为此帘芯不仅不能实现快速制冷,而且其制冷效果还会被持续地降低,其制冷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自适应顺风给水的冷风机,当快速冲洗或浸湿部件帘芯时能自动增大对其进风侧面的给水量,从而保障冲洗或浸湿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可自适应顺风给水的冷风机,包括用于蒸发水的帘芯及其顶面、底面、进风侧面、出风侧面,用于产生风使其穿过该进风侧面和出风侧面的风机、位于所述帘芯之下用于储水的下水箱、位于所述帘芯之上呈敞口状的散分槽及其用于向所述帘芯落水的出水通道,以及用于将所述下水箱的水送向所述散分槽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本冷风机还包括位于所述散分槽之上用于储水的上水箱以及用于控制其是否向所述散分槽给水的手动阀;本冷风机还包括采用封闭结构利于带压出水并向所述进风侧面给水的散分室;所述出水通道包括用于向所述顶面给水的低的出水通道和用于向所述散分室给水的高的出水通道,所述高的出水通道在该散分槽中的出水位置比所述低的出水通道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碧海,未经鲍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1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