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2425.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合目;王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86 | 分类号: | B03C3/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板 上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行业静电除尘器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静电除尘器中,极板排通常是由几块极板通过扣合而形成的大块片状结构,为了确保极板排的强度,便于极板排的悬挂,需要在极板排上端部安装一个上部固定梁,目前上部固定梁通常是由钢板剪成板条,再通过几套不同的专用模具进行折弯、校直和钻孔而形成封闭截面类似蝌蚪状的固定梁,固定梁下部为双层钢板,安装时夹持住极板排,在固定梁加工过程中,由于折弯、矫形等多种因素,往往造成双层钢板间隙过大,增大了固定极板排螺栓的负荷。同时,由于固定梁是通过折弯形成,顶部不能形成平面而呈圆弧状,影响了栓钉(3)与固定梁顶部的接触和焊接。由于此种结构加工周期长,工序复杂,加工工作量大,而且加工需要大型的设备,因此直接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必要采用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取代现有不合理的极板排上部固定梁的生产工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极板排上部固定梁加工工序长、加工工作量大、设备投入多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包括矩形管、连接板、栓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是由钢板加工而成的带槽形缺口的板状结构,板上的小孔是连接板与极板排的螺栓连接孔,连接板的上平面与矩形管的下平面焊接形成整体的结构,矩形管的上平面焊接若干个栓钉,作为极板排清灰振打部件的定位销。
所述矩形管是一根无缝管,具有一定的强度,两端孔是吊挂用的安装孔,其中一端为椭圆孔,便于安装。
所述连接板是由钢板加工的板条结构,中间槽口及小孔由模具冲压而成,槽口的间距由极板的宽度决定。
所述连接板与矩形管组装时,其中心要稍微偏离矩形管的中心,确保与连接板相连后的极板排处于矩形管的中心面上。
所述栓钉为圆钢结构,两端倒角,一端焊接在矩形管上表面的中心线上,确保与矩形管的上表面保持垂直,下端的焊缝不宜过大,以满足焊接强度为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结构简单,各部分均为成型的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即可完成,利用自制的工装即可完成各部分的组焊工作,如果预先采取反变形措施或优化焊接顺序,可大大减少焊接变形的发生,降低后期校直矫形的工作量。本装置采用连接板与极板排连接,可适合多种极板排的安装,实用性广,同时栓钉直接焊在矩形管的上平面上,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焊接强度。由于制作过程不需要投入大型的设备,生产周期短,工序少,因而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容易保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矩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栓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管;2、连接板;3、栓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极板排上部固定梁装置,所述矩形管1是固定梁主要承重部件,承受极板排的重量及顶部振打部件的振打力,是由成型的方管组成,具有一定的强度,矩形管1的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椭圆孔,此为矩形管1的吊挂连接孔,椭圆孔是便于安装调节使用;所述连接板2是固定梁与极板排的连接构件,由钢板加工而成,中间的槽形缺口为两块极板扣合后的挡风槽位置,槽口之间的小孔为连接板2与极板排的螺栓连接孔,槽形缺口与小孔均为成型模具冲压而成;所述栓钉3是极板排清灰振打部件安装定位销,由圆钢加工而成。组装时将矩形管1和连接板2放在自制的焊接工装内,通过反变形的方式将矩形管1和连接板2压紧,按照一定的焊接顺序进行间断焊,焊接完成待冷凉后取下工件进行校直,将栓钉3放在矩形管1上平面指定的位置,确保栓钉3与上平面处于垂直状态后进行焊接,焊缝的高度不宜过大,以不影响振打部件的安装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艾尼科环保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24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