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模外翅片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049.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红关;张显洋;展光辉;黄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6 | 分类号: | F28F1/36;B23B1/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外翅片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效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外翅片复合管。
背景技术
目前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煤改电”空气能热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外翅片管是空气能热泵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其传热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换热器的性能。因此,研究高效节能的外翅片管具有重大意义。随着铜资源的紧张,而且普通产品只能够起到单一的换热性能,研究一款换热效果好并且既能够做冷凝管使用也可以做蒸发管使用的外翅片复合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模外翅片复合管,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双模外翅片复合管,其包括基管及与所述基管成一体的三维外翅片,所述三维外翅片上端部分平整,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交叉排布的若干个一次台阶和二次台阶,两邻两三维外翅片之间形成位于其下端部分的小腔体,所述小腔体由所述一次台阶和二次台阶交叉密封。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外翅片的根部开有细微沟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外翅片于所述基管的外表面上呈螺旋角度分布。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外翅片的整体高度为0.75mm~1.15mm,其下半部形成的小腔体高度0.15mm~1.35mm。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外翅片下半部延圆周方向形成的小腔体数量20~30个。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三维外翅片沿轴向螺旋分布,其螺距30~50个/英寸。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三维外翅片的根部有延圆周方式均匀分布的细微沟槽,数量20~3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三维外翅片加工方法简单,该产品能够兼顾蒸发工况也可以兼顾冷凝工况,在铜资源紧张当下,应用广泛。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煤改电’空气能热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该双模外翅片复合管应用于空气能热泵换热器特别合适。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实施简便,双模外翅片复合管两种模式下传热效果都比较高,适用于批量生产,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外翅片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外翅片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模外翅片复合管加工方法所用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1和2,一种双模外翅片复合管,其包括基管1及与所述基管1成一体的三维外翅片2,所述三维外翅片2上端部分平整,其两侧分别设置有交叉排布的若干个一次台阶3和二次台阶4,两邻两三维外翅片2之间形成位于其下端部分的小腔体5,所述小腔体5由所述一次台阶3和二次台阶4交叉密封;所述二次台阶4数量为20~30个,两两间距0.05mm~0.15mm,基管1底部具有30~50条内齿。
所述三维外翅片2于所述基管1的外表面上沿轴向呈螺旋角度分布,其螺距30~50个/英寸。所述三维外翅片2的整体高度为0.75mm~1.15mm,其下半部形成的小腔体5高度0.15mm~1.35mm。所述三维外翅片2下半部延圆周方向形成的小腔体5数量20~30个。所述的三维外翅片2的根部有延圆周方式均匀分布的细微沟槽6,数量20~30个。
上述双模外翅片复合管的加工方法,具体是:在所述基管1的表侧对所述三维外翅片2犁削成型,具体是于基管1表侧基于二维的扎丝表面并通过有锥度的刀具犁削成型,所述三维外翅片2的犁削深度0.65mm~0.85mm;所述有锥度的刀具结构见附图3,刀具开刃角度15°~45°;圆弧高度2mm。
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外翅片是基于管外螺旋翅片的基础上,在特殊刀具的复合作用下成形,双模外翅片复合管的三维外翅片上半部分具有平整紊流的表面特性,下半部分密封形腔体结构;其内筋相比于现有管内的光滑表面能够对边界层进行破坏和干扰破坏,制造流体紊流;三维外翅片之间错层台阶形成密封型气孔能够提升蒸发效果。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